[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升降调节高度的野战担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32419.4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2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白艳;胡清清;赵瑞倩;毕叶;杨园;浦路桥;李霞;陈应年;段金秀;刘娟;赛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013 | 分类号: | A61G1/013;A61G1/02;A61G1/04;A61G1/056 |
代理公司: | 池州市卓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1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升降 调节 高度 野战 担架 | ||
1.一种可自动升降调节高度的野战担架,包括担架折叠模块(1)、患者运输模块(2)和高度调节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折叠模块(1)与患者运输模块(2)相连,所述患者运输模块(2)与高度调节模块(3)相连,所述高度调节模块(3)包括高度调节控制单元(23)和高度调节操作单元(24),所述高度调节操作单元(24)包括担架本体(4),所述担架本体(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支撑杆(5),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5)的顶端通过螺钉可拆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板(6),所述担架本体(4)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三U型杆(17),所述第三U型杆(17)的底端设置有用于低水平线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所述担架本体(4)的底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高水平线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多个所述支撑板(6)之间均留有空隙,所述担架本体(4)的前侧设置有控制面板(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升降调节高度的野战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七支撑杆(21),所述第七支撑杆(21)的顶端与第三U型杆(17)转动连接,所述第七支撑杆(2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八支撑杆(22),所述第八支撑杆(22)的前后端分别与担架本体(4)的内壁右侧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支撑杆(22)的外壁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五支撑杆(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升降调节高度的野战担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五支撑杆(14)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三万向轮(15),两个所述第三万向轮(15)相对的一侧共同转动连接有第六支撑杆(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升降调节高度的野战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本体(4)的左侧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万向轮(18),担架本体(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杆(7),所述第一U型杆(7)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U型杆(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升降调节高度的野战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两个电动伸缩杆(20),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20)的顶端分别与第八支撑杆(22)外壁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20)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万向轮(12),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20)的外管相对一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杆(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升降调节高度的野战担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20)的外管左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10),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杆(10)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9),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9)的顶端分别与担架本体(4)的底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升降调节高度的野战担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20)的外壁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加固杆(13),两个所述加固杆(13)的底端均位于相对应电动伸缩杆(20)的外管底端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升降调节高度的野战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本体(4)的顶端前后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四U型杆(19),所述担架本体(4)的顶端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与第四U型杆(19)相对应的滑轨,所述控制面板(25)通过第一线路与多个电动伸缩杆(20)相连,所述担架本体(4)的下方设置有蓄电池(26),所述蓄电池(26)通过第二线路与多个电动伸缩杆(20)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241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