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空应急滑降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30010.9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8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才;徐海翔;刘子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才;徐海翔;刘子瑜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A62B1/14;A62B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金光 |
地址: | 06501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空 应急 滑降器 | ||
本发明涉及高空安全逃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空应急滑降器,包括:壳体,其顶部和底部对称开设有贯通的开口;两个减速板,分别安装于开口两侧的壳体内部,两个减速板之间形成有供滑降扁带穿过的绳道,绳道至少包括弧形通道和阶梯状通道;多对弹簧,安装于其中一个减速板背离另一个减速板的侧壁和壳体内壁之间,弹簧用于使两个减速板相互靠近;安全带,其一端通过安全钩连接在壳体外部、另一端系在滑降人员腰带上,本发明提供的高空应急滑降器能够用于高空火灾应急逃生,通过两个减速板与滑降扁带之间的摩擦,来降低滑降人员的下降速度,减缓人员受到的冲力,保护了用户的安全,具备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空安全逃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空应急滑降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乡镇楼房越来越多,楼层越来越高。在火灾、地震来临时,楼上的居民往往缺乏逃生方法,面对灾难束手无策。在新闻、微信中经常看到一些人甚至直接往下跳,其状惨不忍睹。
现有的滑降器结构过于复杂,而且也不便于使用,尤其是对老年人或者小孩来说不友好,而且还很容易出现下降速度太快的现象,对人的下落冲击力较大,很容易影响人身安全。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高空应急滑降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空应急滑降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用于人从高处缓慢降落到低处,从而实现高空逃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空应急滑降器,包括:
壳体,其顶部和底部对称开设有贯通的开口;
两个减速板,分别安装于开口两侧的所述壳体内部,两个所述减速板之间形成有供滑降扁带穿过的绳道,所述绳道至少包括弧形通道和阶梯状通道;
多对弹簧,安装于其中一个所述减速板背离另一个所述减速板的侧壁和所述壳体内壁之间,所述弹簧用于使两个减速板相互靠近;
安全带,其一端通过安全钩连接在壳体外部、另一端系在滑降人员腰带上。
本发明基于以下认知,通过两个减速板之间形成非直线型的通道来与滑降扁带之间形成摩擦,从而降低滑降人员的下降速度,实现缓慢降落的效果,通过将绳道设计成弧形通道和阶梯状通道,可能的原理是,通过阶梯状通道进行多级减速,每个台阶之间的通道均存在转折处,能够增大与滑降扁带之间的摩擦,而摩擦增大后也需要进行有效控制,所以,特别地,在其中一个减速板背离另一个减速板的侧壁和壳体之间设置弹簧,通过弹簧来控制两个减速板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较小加速度的滑降,保证人员的安全性,而弧形通道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能够与实现阶梯状通道的转向,使其与开口对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实现摩擦,提供较小的摩擦阻力,实现进一步减速效果。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减速板朝向另一个减速板设置有弧形凹槽,另一个减速板对应所述弧形凹槽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和所述弧形凹槽之间用于形成所述弧形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在常态下,所述弧形凸起和所述弧形凹槽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或等于滑降扁带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凹槽的截面为半圆弧,所述半圆弧的直径处于15mm±2m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通道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于所述阶梯状通道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阶梯状通道包括N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段和N+1个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段之间,且所述第二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段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N的数值为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才;徐海翔;刘子瑜,未经李才;徐海翔;刘子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00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