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溶胶形成装置及其加热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9415.0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7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平;孙利佳;赵鑫楠;纪海新;张进;孙来;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6 | 分类号: | A24F40/46;A24F40/40;A24F40/5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杨凤娇 |
地址: | 571900 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高***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溶胶 形成 装置 及其 加热 组件 | ||
1.一种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发热体(11),所述发热体(11)为导电陶瓷,所述发热体(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
与所述发热体(11)的所述第一端(111)连接的第一电极(14);以及
与所述发热体(11)的所述第二端(112)连接的第二电极(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11)的外形为柱状,所述发热体(11)内形成有通孔(110),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穿设于所述通孔(110)的支撑杆(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2)包括收容于所述通孔(110)中的杆部(121)以及与所述杆部(121)的一端连接的头部(122);所述头部(122)位于所述通孔(110)外,所述加热组件被配置为经由所述头部(122)插入到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200)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22)为圆锥状或圆台状,所述发热体(11)为圆管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2)为绝缘材质,所述支撑杆(12)上还形成有用于收容并固定所述第一电极(14)的走线通道(12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通道(1210)形成于所述支撑杆(12)的外表面;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极(14)包覆在所述走线通道(1210)内的绝缘套(1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2)为导电材质,所述支撑杆(12)朝向所述发热体(11)的所述第二端(1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14)导通,所述支撑杆(12)朝向所述发热体(11)的所述第一端(111)的一端与所述发热体(11)的所述第一端(111)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2)不与所述发热体(11)接触导通的部分设置有绝缘层。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支撑杆(12)上的第一导电环(17),所述第一电极(14)经由所述第一导电环(17)与所述发热体(11)的所述第一端(111)导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11)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一导电环(17)的外壁面接触导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11)的所述第一端(111)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导电环(17)接触导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二导电环(16),所述第二电极(15)经由所述第二导电环(16)与所述发热体(11)的所述第二端(112)导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环(16)套设于所述发热体(11)的所述第二端(112),所述第二导电环(16)的内壁面与所述发热体(11)的外壁面接触导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4)与所述发热体(11)的所述第一端(111)直接连接导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15)与所述发热体(11)的所述第二端(112)直接连接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摩尔兄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94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