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智能还车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8720.8 | 申请日: | 202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1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湖;黄思远;潘光辉;黄元镇;植绍强;张鹏飞;林建平;张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00 | 分类号: | B60L53/00;B60L53/65;G08B21/18;G08B7/06;H04N7/18;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51803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智能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智能还车控制系统,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所述电动汽车智能还车控制系统包括使用者、充电模块、电动汽车主体、检测模块、警示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标签模块、备份模块、移动设备、租借平台、交互模块和工作人员。本发明,通过检测模块对电动汽车主体状态进行检测,并获取电动汽车主体自身的传感器信息,以及汽车内的摄像信息,判断电动汽车主体的损坏情况,并通过获取租借平台上的电动汽车主体信息,判断电动汽车主体是否被损坏,在未损坏时,将电动汽车主体信息发送给租借平台,进行还车,在损坏时,能够通过警示模块提醒工作人员进行人工调解,促使使用者进行赔偿,防止使用者逃避,以便达到较好的管理控制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智能还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共享电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为了对电动汽车进行管理,往往需要通过还车控制系统对电动汽车的归还进行管理控制,而现有的电动汽车还车控制系统,往往是通过充电桩判断汽车是否连接充电,从而判断汽车是否被归还,但这种还车控制方式,往往只能够判断使用者是否还车,无法确定使用者是否对汽车造成伤害,容易导致电动汽车在被恶意损坏后,难以及时找到损坏者,不便于工作人员对电动汽车进行管理与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还车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智能还车控制系统,所述电动汽车智能还车控制系统包括使用者、充电模块、电动汽车主体、检测模块、警示模块、中央处理模块、标签模块、备份模块、移动设备、租借平台、交互模块和工作人员。
为了对各个模块进行控制,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充电模块、检测模块、警示模块、交互模块和标签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为了处理各个模块信息,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处理单元、判断单元、存储单元和网络通信单元,所述中央处理模块通过网络通信单元与备份模块、电动汽车主体和租借平台信号相连。
为了使充电正常进行,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充电单元和充电保护单元,充电保护单元的输入端与充电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为了检测电动汽车主体的充电状态,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车辆检测单元和充电检测单元,所述充电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充电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为了检测电动汽车主体状态,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车辆检测单元是由多组识别摄像头构成,多组识别摄像头用于识别电动汽车主体状态。
为了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警示模块包括声音报警器和光亮报警器。
为了对电动汽车主体提供损坏标签,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标签模块包括标签存储单元和标签确定单元,所述标签存储单元存储多组标签、标签值以及标签规则,且标签值与标签规则相对应。
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交互模块包括触摸显示屏和交互按钮,所述交互按钮的输出端与触摸显示屏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通过检测模块对电动汽车主体状态进行检测,并获取电动汽车主体自身的传感器信息,以及汽车内的摄像信息,判断电动汽车主体的损坏情况,并通过获取租借平台上的电动汽车主体信息,判断电动汽车主体是否被损坏,在未损坏时,将电动汽车主体信息发送给租借平台,进行还车,在损坏时,能够通过警示模块提醒工作人员进行人工调解,促使使用者进行赔偿,防止使用者逃避,以便达到较好的管理控制效果,同时通过标签模块,确定电动汽车主体的损坏标签,以便租借平台能够判断电动汽车主体的损坏情况,从而方便租借平台对电动汽车主体进行管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爱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87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