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锻造金属器件的液压锻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5101.3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9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文晓 |
主分类号: | B21J9/02 | 分类号: | B21J9/02;B21J9/12;B21J13/04;B21J13/02;B21J13/10;F16P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锻造 金属 器件 液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锻造金属器件的液压锻造装置,包括支撑台与下模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下模的前端开设有两道水平平行设置的凹槽,下模的顶部后侧设置有一道长方体凸起;本发明采用液压油缸二与夹块的设计,通过液压油缸二带动旋转气缸、连接柱以及夹块移动,两个位于两侧的液压油缸均为独立工作,相互配合时能够实现对锻件的限位及夹持固定,同时旋转气缸的设计便于翻转锻件,配合上模对锻件各个面进行均匀的锻打,而液压油缸二带动夹块夹持锻件水平移动的过程,对于调整锻件位置更为灵活,能够适应锻件位置的变化以及轮廓尺寸的变化,始终稳定的对锻件进行限位,降低安全隐患,且使用时更加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锻造金属器件的液压锻造装置。
背景技术
锻造设备是一种运用液压油为作业介质的机械设备,通过在可塑状态下对金属材料进行锤击,从而改变金属材料的物力性能,传统的锻造机在垂直于锻件的平面内分布着一个或多个锤头,通过高频捶打能够使锻件产生一定程度形变,从而改变锻件的尺寸和轮廓,但捶打过程中,需要工人利用夹钳等夹具,不断对锻件位置进行调整,使锻件能够被均匀的加工,而手动调整锻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且对工人的操作熟练程度具有依赖;
为了生产安全,人们设计并制造了一些自动化的液压锻造装置,例如申请号为CN201711345897.1的一种液压锻造装置,采用上封装与下封装等一系列结构,实现工件的自动上料和翻转,通过提高锻造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从而保障工人的安全;
但该装置在使用时,由于锻件的可塑性,随着对锻件的不断锤击,锻件的尺寸及轮廓改变时,锻件与上封装及下封装之间存在较大间隙,上封装及下封装并不能够完美贴合工件,因而其限位锻件的效果不佳,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锻造金属器件的液压锻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描述问题。
本发明一种用于锻造金属器件的液压锻造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成:包括机架,机架为“冂”字形结构,机架的内部顶端矩形阵列有四个液压油缸一,液压油缸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模,机架的正下方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支撑台的顶部装配有下模,下模与上模平行设置,机架的正面铰接有防护板,防护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防护板的高度大于液压油缸一工作行程的长度;
用于锻造金属器件的锻造装置还包括:支撑台与下模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下模的前端开设有两道水平平行设置的凹槽,下模的顶部后侧设置有一道长方体凸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长度为机架长度的三倍,所述机架嵌套设置于支撑台的外侧中间位置,所述支撑台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一道滑槽,所述支撑台底部两侧均安装有滑轨;
所述滑轨开口相对设置,所述滑轨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连接柱,两根所述连接柱相对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套接于转轴的外侧;
所述转轴为倒置的“T”字形,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通过减速机与转轴传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与连接柱螺纹连接,所述滑轨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二,所述伺服电机二的输出端与丝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的外侧套接有挡片,所述挡片紧密贴合于滑轨的开口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嵌入设置有液压油缸二,所述液压油缸二平行设置,所述液压油缸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通过螺栓锚固有夹块;
所述夹块相对的一侧面划刻有防滑条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夹块朝向机架中心处的一侧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凹槽,凹槽横截面为“凹”字形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夹块凹槽一侧其上下侧壁均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内凹弧面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文晓,未经杜文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5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