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刷电励磁同步电机耦合谐振式励磁系统绕组互补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2667.0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6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琦;高鑫;赵天旭;王清;崔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6/32 | 分类号: | H02P6/32;H02P25/03;H02P25/16;H02P25/22;H02J50/1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孙莉莉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刷电励磁 同步电机 耦合 谐振 式励磁 系统 绕组 互补 结构 | ||
1.一种无刷电励磁同步电机耦合谐振式励磁系统绕组互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偿结构包括原边电路和副边电路;
所述原边电路包括第一谐振补偿拓扑,电机控制器以及定子电枢绕组系统;
所述副边电路包括副边接收电感LS,第二谐振补偿拓扑,高频整流单元和转子励磁绕组;
所述第一谐振补偿拓扑与定子电枢绕组系统相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控制定子电枢绕组系统;
所述副边接收电感LS、第二谐振补偿拓扑、高频整流单元和转子励磁绕组顺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电枢绕组系统包括n组定子电枢绕组;
所述n组定子电枢绕组的每组定子电枢绕组结构相同且末端接到共同中性点上;
所述n组定子电枢绕组均由中心抽头进行电感等分,等分后的电感分别作为原边电路的两套原边电感;
所述两套原边电感均作为发射电感与副边接收电感LS互感,并且两套原边电感互为对方的补偿电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电枢绕组系统包括3组定子电枢绕组,分别为第一组定子电枢绕组LA1和LA2,第二组定子电枢绕组LB1和LB2,第三组定子电枢绕组LC1和LC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谐振补偿拓扑包括三组谐振补偿拓扑单元;
第一组谐振补偿拓扑单元包括电容CA;
第二组谐振补偿拓扑单元和第三组谐振补偿拓扑单元的结构与第一组谐振补偿拓扑单元的结构相同;
所述电压源Us的一端与电容CA的一端以及第一组定子电枢绕组LA2的一端相连接;
电压源Us的另一端与第一组定子电枢绕组LA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组定子电枢绕组LA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组定子电枢绕组LA2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A的另一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边接收电感LS与第二谐振补偿拓扑相连接,所述第二谐振补偿拓扑与高频整流单元相连接,所述高频整流单元和转子励磁绕组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谐振补偿拓扑为LCL-S结构时;
所述LCL-S结构时包括电容CS,高频整流单元包括4个二极管D1、D2、D3、D4以及直流侧滤波电容Cd,所述转子励磁绕组包括电感Lf和电阻Rf;
所述副边接收电感LS的一端与电容CS的一端相连接,电容CS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以及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Cd的一端以及电阻Rf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f的另一端与电感Lf的一端相连接;
副边接收电感LS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2的正极以及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与二极管D4的正极、电容Cd的另一端以及电感Lf的另一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26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