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核桃黑斑病的复合菌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22540.9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6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瞿佳;孙晓宇;赵玲侠;门欣;陈锐;宁硕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N63/27;A01P1/00;A01G13/00;A01G17/00;C12R1/07;C12R1/38 |
代理公司: | 南通华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62 | 代理人: | 孙腾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核桃 黑斑病 复合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核桃黑斑病的复合菌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AB191已于2020年8月1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0525,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PCK02已于2020年8月1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0524。本发明通过使用专用培养基对核桃黑斑病高效拮抗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AB191和绿针假单胞PCK02分别发酵;在获得的菌体发酵液中,按比例依次加入羧甲基壳聚糖、硅藻土、高岭土、(NH4)2HPO4、十二烷基磺酸钠后,混合制备获得复合菌剂(菌数为2×1010个/g)。本发明复合菌剂稀释至1‑9×108个/g对由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引起的核桃黑斑病的防治效果均可达60%以上,具有操作方便、绿色安全、环境友好、实施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治核桃黑斑病的复合菌剂,并涉及一种防治核桃黑斑病的复合菌剂的制备及其在防治核桃黑斑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核桃黑斑病是世界各地核桃主产区主要的病害之一,随着核桃产业的扩大发展,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植株受害率达40-70%以上,受害部位包括雌花序、叶片、嫩梢和果实,可造成核桃的产量和品质的降低。细菌性核桃黑斑病可由多种病原菌造成,除普遍已知的树生黄单胞菌核桃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juglandis外,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和成团泛菌 Pantoea agglomerans均能引起核桃黑斑病的发生。
目前,对于核桃黑斑病的防治以化学农药为主,但化学农药对水体、土壤等环境污染严重,毒性残留并进入生物链,以及容易造成病原菌耐药。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加强,生物农药因具有安全无毒、环境友好、可持续作用等优点受到人们重视,以高效拮抗菌株为基础的生物防治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
本发明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AB191于 2020年8月1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为CGMCC No.20525;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革兰氏阳性细菌,可产生芽孢,生长繁殖速度快,抗逆性强,易存活,与植物之间的亲和性很高,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且制剂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具有开发微生物农药和肥料菌种前景。
本发明所述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PCK02 于2020年8月1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为CGMCC No.20524。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chlororaphis),革兰氏阴性细菌,分布范围广,有较强的生态环境适应能力,是公认的环境友好型能促进植株生长的细菌,且其菌株产生的代谢产物可对植物形成保护作用,生防潜力与应用前景广阔。
发明内容
针对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或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引起核桃黑斑病专性微生物复合菌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核桃黑斑病的复合菌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未经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25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