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金属间接3D打印的喂料的制备方法及打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7096.1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9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起;方青青;程继贵;台运霄;杨建;许荡;魏邦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65 | 分类号: | B22F1/065;B22F1/10;B22F1/142;B22F1/145;B22F3/10;B22F9/02;B22F10/10;B22F10/64;B33Y10/00;B33Y40/10;B33Y40/20;B33Y7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于小秋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金属 间接 打印 喂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金属间接3D打印的喂料的制备方法及打印方法。该方法以金属粉末为原料,加入无水乙醇、一定质量分数的分散剂、粘接剂、光固化剂和pH调节剂,通过超声波分散后得稳定的含金属离子的悬浮液。以悬浮液为分散相,硅油为连续相,利用微流控技术制备出前驱体微球,经过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符合间接3D打印要求的喂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的喂料具有球形度高、大小均匀、纯度高、单分散性好等的优点,同时具有大量粘接剂,可直接用于间接3D打印技术。整个制备过程操作简易,原料简单、流程短、成本低,为微流控技术和粉末冶金技术这两大技术领域的结合拓宽了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金属间接3D打印的喂料的制备方法及打印方法。
技术背景
近年来,金属3D打印技术作为增材制造的新型方式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目前金属3D打印主要是以激光电子束为主。激光3D打印可以直接做到比较高的精度以及比较高的表面质量、内在质量,也是目前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工业技术。但是它缺点在于尺寸约束,虽然激光选区熔化在精度、表面粗糙度方面相对来讲比较高,但工业层面应用的时候,表面质量、精度方面还是差一些。除此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的成型效率,成型效率是制约这项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
因此,针对激光3D打印的缺点,近年来兴起了一种新的间接3D打印技术,该技术结合了金属注射成形与传统3D打印技术,首先需要制备具有较好流动性的喂料,喂料成分由金属粉末与粘接剂混合组成。喂料在打印机中经加热熔融,经喷嘴流出,按程序设计路径粘接成形。金属间接3D打印技术凭借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廉的优势在极小批量零件制造方面可获得应用;基于粘结剂的金属间接成型技术是实现金属3D打印批量化、低成本制造的有效手段,与金属SLM相比也提供了极大的后处理便利性。但是这种技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其后烧结阶段,它既需要专业的脱脂、烧结设备,也需要专业知识。
目前,间接3D打印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很多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尤其是喂料粉末的制备。传统打印金属粉末必须满足粉末球形度高、流动性好、粒径细小等要求。目前制备金属球形粉末的方法主要有雾化法、等离子体法、等离子熔丝法、旋转电极法。而在金属注射成形技术中,金属粉末与粘接剂经过密炼混合后,是经过普通的机械破碎技术获得小颗粒喂料。该法制备的颗粒尺寸较大,形状不规则,且颗粒内部均匀度不足。当应用于3D打印时,尤其是精密零部件的打印中,存在精密度不足,孔隙率大,流动性差的问题,会为后续的脱脂和烧结过程产生不可弥补的缺陷,因此在应用时存在很大的困难。
另一方面,一种新的微颗粒制备方法——微流控技术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微流控技术指将两种互不相容的流体(如油和水),将其中一个作为连续相,另一个作为分散相,利用微流控技术产生微液滴,并可对微液滴进行分选、融合、运输等一系列控制功能。目前,微流控技术在制备高分子微球、陶瓷微球、纳米金属催化剂领域均有应用,但是在制备用于合金结构材料的金属微球方面鲜有报到。其难点在于(1)如何选取合适的溶液足以悬浮金属颗粒,使其不沉降;(2)如何选择合适的添加剂既使得颗粒能够很好地分散,同时在后续的干燥过程中能与粘接剂均匀复合形成喂料;(3)如何配置合适的溶液(粘度、浓度、固化速度等)完成微流控制备过程。
综上,一种用于金属间接3D打印的喂料的制备方法亟待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间接3D打印的喂料的制备方法及打印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潜在问题中任一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金属间接3D打印的喂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一定质量的金属粉末添加到溶剂中,利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处理,超声波频率为50-80KHz,得到混合溶液;
S2)将分散剂、粘接剂和光固化剂依次加入到S1)得到混合溶液中,用pH调节剂调节溶液的pH,至所有添加剂溶解,超声波分散,超声波频率为50-80KHz,得到流体悬浮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70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