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贵金属纳米溶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6992.6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9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石峰;孙少茹;徐志华;冯丹妮;张梦婷;张人尹;方阿社;张铁颖;马铭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545 | 分类号: | B22F1/0545;B22F9/24;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许佳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贵金属 纳米 溶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贵金属纳米溶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溶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贵金属源、阿魏酸和水混合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还原反应,得到纳米贵金属溶胶;其中,所述贵金属源包括金或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银溶胶和纳米金溶胶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不同粒径大小的纳米银溶胶和纳米金溶胶,该纳米溶胶包括纳米粒子和附着在纳米粒子表面的阿魏酸。以阿魏酸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在加热条件下制备得到纳米银溶胶和纳米金溶胶,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的反应体系为单一水相,制备过程中不需要添加额外的稳定剂,采用的设备及工艺较为简单、易于操作、易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溶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贵金属纳米溶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银粒子在溶液中形成胶体状态称为纳米银溶胶也称为胶体银,具有独特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以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银纳米晶体因其在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传感、催化、生物医学和抗菌技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受到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来,纳米银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抗菌活性且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新型抗菌剂,已逐渐被广泛使用。
纳米金粒子,分散在水溶液中形成胶体金。纳米金粒子以其良好的导电性、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催化活性等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纳米结构。其在医疗检测、传感分析、环境监测表面增强拉曼等领域的应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胶体银和胶体金的制备方法最为广泛使用的简单合成方法是还原合成法。然而常用的柠檬酸钠、酒石酸等作为还原剂的纳米粒子化学还原合成法会有一定的化学残留影响纳米粒子的应用范围,因此利用天然生物的提取液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将溶液中的银离子、金离子还原为银单质、金单质,进而生成银纳米粒和金纳米粒的方法更具有优势。
阿魏酸(Ferulic acid)最初发现于阿魏植物的种子和叶子中,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酚酸,它在中药阿魏、龙眼根、山鞠穷、川楝子等中的含量丰富。其pH相对稳定,安全无毒,具有广泛的生物学特性,抗炎、抗肿瘤、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
因此,进一步寻找工艺简单,易于掌握的表面为阿魏酸的纳米银粒子及纳米金粒子的制备方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贵金属纳米溶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以阿魏酸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备得到表面附着阿魏酸的纳米溶胶,该方法可以避免纳米粒子发生团聚,获得粒径均一、单分散性好的纳米粒子,且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贵金属纳米溶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贵金属源、阿魏酸和水混合后,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还原反应,得到纳米贵金属溶胶;
其中,所述贵金属源包括金或银。
进一步地,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银时,所述混合溶液中阿魏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02~0.012%;
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金时,所述混合溶液中阿魏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02~0.008%。
进一步地,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银时,所述混合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体积比为0.1~0.2mg/mL;
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金时,所述混合溶液中氯金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04~0.01%。
进一步地,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银时,所述还原反应的温度为70~210℃,所述还原反应在第一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一搅拌的转速为250~700r/min;
当所述贵金属源为金时,所述还原反应的温度为100~250℃,所述还原反应在第一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第一搅拌的转速为150~70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大学,未经石河子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69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