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水隧道紧急救援装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15998.1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0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阳志文;张华庆;崔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02D29/063;B63C9/03;B63B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高雪莲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水 隧道 紧急 救援 装备 方法 | ||
1.一种深水隧道紧急救援装备,包括母舱(1)、救援舱(2)、蓄水舱(3)与逃生通道(4),母舱(1)、蓄水舱(3)与逃生通道(4)均浇筑在深水隧道(100)中,救援舱(2)设置在母舱(1)的内部,蓄水舱(3)连接在母舱(1)的下端,
其特征在于:所述母舱(1)与所述蓄水舱(3)之间设置有透水板(5),透水板(5)与所述母舱(1)的内壁相互固定连接, 所述母舱(1)的顶部为开口结构,在母舱(1)顶部的开口处连接有顶封门(6),所述逃生通道(4)设置在所述母舱(1)的一侧,所述逃生通道(4)与母舱(1)之间相互连通,在逃生通道(4)与母舱(1)之间设置有逃生门(7);
所述救援舱(2)包括主舱体(21)与调节舱(22),调节舱(22)设置在主舱体(21)的下端,在主舱体(21)的下部一侧连接有进舱门(24),在主舱体(21)的上部一侧连接有出舱门(25),在出舱门(25)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式爬梯(26),固定式爬梯(26)与所述主舱体(21)的内壁相互固定连接,在固定式爬梯(26)的一侧设置有空气压缩机(201),空气压缩机(201)用于向调节舱(22)内部注入空气,所述调节舱(2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水泵(23),用于改变调节舱(22)内部水体的体积从而调节救援舱(2)的自重;
所述救援舱(2)的外部对称设置有平衡鳍(29),平衡鳍(29)与所述救援舱(2)之间通过活动螺栓相互连接,在平衡鳍(29)的下端连接有调整缸(290),调整缸(290)通过伸缩运动从而调整平衡鳍(29)的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水隧道紧急救援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封门(6)的四周设置有水封装置(61)和顶封门锁(62),所述顶封门(6)与所述母舱(1)之间通过顶封门锁(62)相互连接锁紧,顶封门锁(62)为L型结构,可绕其旋转轴旋转,并在顶封门(6)关闭后将其锁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水隧道紧急救援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封门(6)的上端设置有伸缩缸(63),伸缩缸(63)与顶封门(6)的门栓相互连接,伸缩缸(63)用于控制顶封门(6)的启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水隧道紧急救援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母舱(1)的内部设置有通气管(8),通气管(8)的一端与所述逃生通道(4)相互连通,通气管(8)的另一端设置在母舱(1)的内部,在通气管(8)上连接有气阀(9),用于控制通气管(8)内空气的流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水隧道紧急救援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舱门(25)处设置有活动式滑梯(28),活动式滑梯(28)为充气结构,用于人员从主舱体(21)中撤离出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水隧道紧急救援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舱体(21)的顶部与主舱体(21)的前侧、后侧均设置有透明视窗(27),用于保持舱内的光照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水隧道紧急救援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板(5)为一种多孔板状结构,用于承受救援舱(2)的自重压力,并可使水在母舱(1)与蓄水舱(3)之间流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水隧道紧急救援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舱(3)为空腔结构,在蓄水舱(3)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水泵(31),第二水泵(31)用于将蓄水舱(3)内部的水抽至深水隧道(100)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59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