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直线传动机构中叠式抽拉防尘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15289.3 | 申请日: | 2022-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2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特(南京)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25/24 | 分类号: | F16H25/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周琪 |
| 地址: | 211102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直线 传动 机构 中叠式抽拉 防尘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直线传动机构中叠式抽拉防尘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内封板(4)、中封板(5)和外封板(6),内封板(4)上设有内行程孔(4a)、内限位孔(4b)和移动孔(4c),主体框架(1)的内限位柱(1a)垂直穿过移动孔(4c)与内封板(4)滑动相连;中封板(5)上设有中行程孔(5a)、中限位孔(5b)和中限位柱(5c),中限位柱(5c)垂直穿过内限位孔(4b)与内封板(4)滑动相连;外封板(6)上设有轴头安装孔(6a)和外限位柱(6b),外限位柱(6b)垂直穿过中限位孔(5b)且与中封板(5)相连。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窄间隙空间敞开式结构的防尘防杂质防护,无需外加动力,结构紧凑,防护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直线传动机构中叠式抽拉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常用的丝杆丝母、齿轮齿条、链轮链条直线传动中,为了对相应的轨道、传动件,如丝杆丝母、齿轮齿条、链轮链条等作防尘防杂质保护,通常采用软质手风琴防护罩、钢质套式抽拉防护罩,或需动力驱动卷帘门链式防护罩等。但是,对于防护罩截面高度只有不到10mm的空间,且也没有空间安装动力的直线传动机构时,目前市场上就没有相应的防尘罩对机构进行防护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防护机构结构单一、无法应对狭小空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直线传动机构中叠式抽拉防尘装置,可实现窄间隙空间敞开式结构的防尘防杂质防护,无需外加动力,结构紧凑,防护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直线传动机构中叠式抽拉防尘装置,包括直线传动机构的主体框架和设于主体框架内的丝杆与丝母座,主体框架上连有内封板,内封板正对着丝杆的一侧设置,内封板上设有内行程孔、内限位孔和移动孔,三个孔的轴线均与丝杆的轴线相互平行,主体框架上固定有内限位柱,内限位柱垂直穿过移动孔且与内封板滑动相连,以用于限制内封板在主体框架上的移动距离;
内封板的外侧设有中封板,中封板上设有中行程孔、中限位孔和中限位柱,中行程孔与内行程孔位于同一轴线上,且中限位孔与中行程孔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中限位柱垂直穿过内限位孔且与内封板滑动相连,以用于限制中封板在内封板上的移动距离;
中封板的外侧设有外封板,外封板上设有轴头安装孔和外限位柱,外限位柱垂直穿过中限位孔且与中封板相连,丝母座上连有丝母座头,丝母座头依次垂直穿过内行程孔、中行程孔和轴头安装孔,且通过螺母将丝母座头与外封板相连,以用于通过丝母在丝杆上的运动带动外部封板一起层叠前后移动;
中封板可在平移过程中遮挡住内封板的内行程孔,外封板可在平移过程中遮挡住中封板的中行程孔,以起到防尘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内封板设为第一封板,内行程孔和内限位孔分别设为第一行程孔和第一限位孔,内限位柱设为第一限位柱,第一行程孔正对着丝杆和丝母座设置,为丝母座的移动范围预留空行程。
进一步地,所述中封板包括一组封板,其依次设为第二封板、第三封板和第四封板,第二封板上设有第二行程孔、第二限位孔和第二限位柱,第三封板上设有第三行程孔、第三限位孔和第三限位柱,第四封板上设有第四行程孔、第四限位孔和第四限位柱,第二行程孔、第三行程孔和第四行程孔与第一行程孔齐平,第二封板、第三封板和第四封板依次遮挡第一行程孔、第二行程孔和第三行程孔,以用于依次叠加直至全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柱垂直穿过第一限位孔且与第一封板相连,第一封板与第二封板形成滑动导向配合,第三限位柱垂直穿过第二限位孔且与第二封板相连,第二封板和第三封板形成滑动导向配合,第四限位柱垂直穿过第三限位孔且与第三封板相连,第三封板与第四封板形成滑动导向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封板设为第五封板,外限位柱设为第五限位柱,第五限位柱垂直穿过第四限位孔且与第四封板相连,第四封板与第五封板形成滑动导向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内行程孔设于内封板的中部,内限位孔和移动孔设于内行程孔的一侧且错开设置在内封板的上下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特(南京)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奥特(南京)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52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