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励磁式高速旋转氢燃料磁流体发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13638.8 | 申请日: | 202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1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马铁华;张昆;姚博仁;武耀艳;陈昌鑫;王明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44/08 | 分类号: | H02K44/08;H02K44/10;H01M8/04089;H01M8/2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李晓娟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励 高速 旋转 燃料 流体 发电 方法 | ||
1.自励磁式高速旋转氢燃料磁流体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自励磁式高速旋转氢燃料磁流体发电装置包括:
中心轴(101),转动安装于中心轴(101)上的电解圆盘(2),环设于电解圆盘(2)外围的正电极板(3),
所述电解圆盘(2)包括多层叠加设置的导电覆板(201),相邻导电覆板(201)之间具有允许氢气和水气通过的空间,每层导电覆板(201)上设置有氢气催化分解的催化材料,所有导电覆板(201)被以中心轴(101)为中心呈放射状设置的至少三个绝缘隔板(202)分隔成独立区域,所有绝缘隔板(202)内端部与中心轴(101)之间均具有间距,所有绝缘隔板(202)内端部与中心轴(101)之间的每层导电覆板(201)均对应的设置有绝缘缝(205),位于绝缘隔板(202)外端部处的电解圆盘(2)密闭设置,沿着旋转方向的每个独立区域的尾部具有允许氢气和水气通过的梢端出口(203),每个独立区域还具有与空气源相连通的空气进气通道(204),空气进气通道(204)与独立区域内的导电覆板(201)之间的空间相互独立,空气进气通道(204)出气端延伸至电解圆盘(2)外缘并与梢端出口(203)接近,位于电解圆盘(2)外环区域的每层导电覆板(201)能够贯穿绝缘隔板(202);
所述中心轴(101)的轴身形成发电第一环;所述绝缘隔板(202)内端部至中心轴(101)的轴身形成发电第二环;所有绝缘隔板(202)内端部至电解圆盘(2)外环区域内缘形成发电第三环;所述电解圆盘(2)外环区域内缘至梢端出口(203)内缘形成发电第四环;所述梢端出口(203)内缘至正电极板(3)形成发电第五环;
所述发电方法包括:
电解圆盘(2)旋转,在外部驱动作用力下,氢气和水气由位于发电第一环的中心轴(101)中心孔进入位于发电第二环的电解圆盘(2)的导电覆板(201)之间,氢气在催化材料的作用下催化电离产生电子e和氢正离子H+,电子e在相应绝缘缝(205)之间的导电覆板(201)中沿着向心方向运动,氢正离子H+随着水气扩散运动,氢正离子H+的数量低于电子e的数量,发电第二环的等效运载电流即电子e旋转运动产生的运载电流,发电第二环外围的等效运载电流产生垂直于电解圆盘(2)的磁场;在发电第二环区域,水气连通,电子不连通;
氢正离子H+随着水气扩散进入发电第三环,氢气在催化材料的作用下继续催化电离产生电子e和氢正离子H+,电子e在相应绝缘隔板(202)之间的导电覆板(201)沿着向心方向移动,且氢正离子H+的数量高于电子e的数量,发电第三环的等效运载电流即氢正离子H+的旋转运动产生的运载电流,发电第三环的等效运载电流产生垂直于电解圆盘(2)的磁场与发电第二环相反,形成自励磁;在发电第三环区域,水气、电子不连通;
氢正离子H+随着水气扩散进入发电第四环,氢气在催化材料的作用下继续催化电离产生电子e和氢正离子H+,电子e能够在相应导电覆板(201)中沿着向心方向和环向运动,电子e的运载电流消失,发电第四环的等效运载电流即氢正离子H+的旋转运动产生的运载电流,发电第四环的等效运载电流产生垂直于电解圆盘(2)的磁场与发电第三环相同,加强自励磁;在发电第四环区域,水气不连通、电子连通;
电子e在导电覆板(201)中的向心运动,产生传导电流;氢正离子H+随着水气通过梢端出口(203)进入发电第五环,氢正离子H+以及氢气通过梢端出口(203)与空气进气通道(204)的空气汇聚,外部点火,在梢端出口(203)处形成氢焰,在氢焰导电作用下,正电荷向正电极板(3)移动,在正电极板(3)上形成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励磁式高速旋转氢燃料磁流体发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励磁式高速旋转氢燃料磁流体发电装置中,位于电解圆盘(2)的发电第三环上方区域相对设置有与发电第三环相适配的上铁轭板(401),位于电解圆盘(2)的发电第三、四、五环下方区域相对设置有与发电第三、四、五环相适配的下铁轭板(4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363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