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横孔生耳圆筒套管的表带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1966.4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8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苏培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长立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A44C5/14;A44C5/20;D04B1/22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余建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横孔生耳 圆筒 套管 表带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穿戴类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横孔生耳圆筒套管的表带结构,包括表带本体,表带本体设置为两段,且分别为编织而成的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顶端均一体成型有生耳圆筒套管,生耳圆筒套管的编织线圈中最小循环组织包括10个编织行,第一表带的底端采用弧形锁边编织,第二表带的底端一体成型有马蹄扣双套筒,第一表带及两个生耳圆筒套管的外表面均一体成型有横孔;本发明是采用电脑针织机,将生耳圆筒套管与表带本体一体成型,并且生耳圆筒套管和表带本体上面的横孔也采用一体成型,极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也使表带本体与生耳圆筒套管之间的连接的更加牢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手表产品的质量和耐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穿戴类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横孔生耳圆筒套管的表带结构。
背景技术
时间是人们在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个因素,且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手表,来确定准确的时间,使得可以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随着社会的发展,手表已经不仅是生活的必须品,而变成了时尚。其中表带,是对手表固定手腕有效部分的统称。表带是手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表带决定着手表佩带的舒适性,方便性,对手表的安全也有关系。
生耳是指固定表带与手表表盘之间的链接钢棒。百分之九十的手表都是由生耳来固定的。现有技术中,生耳与表带本体之间采用传统的编织结构,这样编织效率低,其两者之间连接部分往往固定的不牢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所提出的生耳与表带本体之间编织不牢靠的问题,而设计了一种带横孔生耳圆筒套管的表带结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横孔生耳圆筒套管的表带结构,包括表带本体,所述表带本体设置为两段,且分别为编织而成的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所述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顶端均采用电脑针织机一体成型有生耳圆筒套管,所述生耳圆筒套管的编织线圈中最小循环组织包括10个编织行,所述第一表带的底端采用弧形锁边编织,所述第二表带的底端采用电脑针织机一体成型有马蹄扣双套筒,所述第一表带及两个所述生耳圆筒套管的外表面均一体成型有横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耳圆筒套管的编织线圈图中:
编织行1~2,前后针床做编织动作,形成互锁结构,并做生耳圆筒起始封口编织动作;
编织行3~8,前针床做编织动作,后针床线圈未做编织动作,前针床线圈形成谷包隆起效果;
编织行9~10,前后针床做编织动作,形成互锁结构,并做生耳圆筒结束封口编织动作。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孔处均是利用单针编织与移圈动作将一排线圈穿套形成横向开孔,且具体的编织过程为:第一编织行:线圈1至线圈12做编织动作;第二编织行:线圈1线圈2线圈3线圈4做编织动作,线圈5至线圈12没有编织动作,线圈停留在针板;第三编织行:线圈5做编织动作后利用移圈三角将线圈5移动到线圈6上,与线圈6重叠;第四编织行:线圈6做编织动作后利用移圈三角将线圈6移动到线圈7上,与线圈7重叠;第五编织行:线圈7做编织动作后利用移圈三角将线圈7移动到线圈8上,与线圈8重叠;第六编织行:线圈8做编织动作后利用移圈三角将线圈8移动到线圈9上,与线圈9重叠;第七编织行:线圈9线圈10线圈11线圈12做编织动作;第八编织行:线圈1至线圈12做编织动作,完成横向套针开孔动作。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生耳圆筒套管的外表面一体成型的横孔数量均为1个,所述第一表带的外表面一体成型的横孔数量均为8~14个。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生耳圆筒套管的内部均套接有生耳,所述生耳均转动安装于连接块上,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固定安装于表盘的左、右两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马蹄扣双套筒上安装有马蹄扣,所述马蹄扣上铰接有扣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长立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长立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19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乙烯静音排水管专用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跨云平台的指标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