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横孔生耳圆筒套管的表带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11966.4 | 申请日: | 2022-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8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苏培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长立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A44C5/14;A44C5/20;D04B1/22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余建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横孔生耳 圆筒 套管 表带 结构 | ||
1.一种带横孔生耳圆筒套管的表带结构,包括表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本体(1)设置为两段,且分别为编织而成的第一表带(101)和第二表带(102),所述第一表带(101)和第二表带(102)的顶端均采用电脑针织机一体成型有生耳圆筒套管(103),所述生耳圆筒套管(103)的编织线圈中最小循环组织包括10个编织行,所述第一表带(101)的底端采用弧形锁边编织,所述第二表带(102)的底端采用电脑针织机一体成型有马蹄扣双套筒(104),所述第一表带(101)及两个所述生耳圆筒套管(103)的外表面均一体成型有横孔(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横孔生耳圆筒套管的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耳圆筒套管(103)的编织线圈图中:
编织行1~2,前后针床做编织动作,形成互锁结构,并做生耳圆筒起始封口编织动作;
编织行3~8,前针床做编织动作,后针床线圈未做编织动作,前针床线圈形成谷包隆起效果;
编织行9~10,前后针床做编织动作,形成互锁结构,并做生耳圆筒结束封口编织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横孔生耳圆筒套管的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孔(105)处均是利用单针编织与移圈动作将一排线圈穿套形成横向开孔,且具体的编织过程为:第一编织行:线圈1至线圈12做编织动作;第二编织行:线圈1线圈2线圈3线圈4做编织动作,线圈5至线圈12没有编织动作,线圈停留在针板;第三编织行:线圈5做编织动作后利用移圈三角将线圈5移动到线圈6上,与线圈6重叠;第四编织行:线圈6做编织动作后利用移圈三角将线圈6移动到线圈7上,与线圈7重叠;第五编织行:线圈7做编织动作后利用移圈三角将线圈7移动到线圈8上,与线圈8重叠;第六编织行:线圈8做编织动作后利用移圈三角将线圈8移动到线圈9上,与线圈9重叠;第七编织行:线圈9线圈10线圈11线圈12做编织动作;第八编织行:线圈1至线圈12做编织动作,完成横向套针开孔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横孔生耳圆筒套管的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生耳圆筒套管(103)的外表面一体成型的横孔(105)数量均为1个,所述第一表带(101)的外表面一体成型的横孔(105)数量均为8~14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横孔生耳圆筒套管的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生耳圆筒套管(103)的内部均套接有生耳(2),所述生耳(2)均转动安装于连接块(3)上,两个所述连接块(3)分别固定安装于表盘(4)的左、右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横孔生耳圆筒套管的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蹄扣双套筒(104)上安装有马蹄扣(5),所述马蹄扣(5)上铰接有扣针(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长立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长立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119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乙烯静音排水管专用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跨云平台的指标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