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空气填充囊的桥头跳车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7557.7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3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波;梅华;王建宁;关振长;彭述权;孙富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2D3/00;E01C1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郑书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空气 填充 桥头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空气填充囊的桥头跳车处理装置,包括气囊装置,两侧路面与桥面连接处开均设多个容纳槽,多个气囊装置分布于容纳槽内,容纳槽上方通过搭板固定,所述气囊装置包括条状高强度空气囊、进气阀、气管和压缩机,进气阀设于条状高强度空气囊上,气管一端与进气阀连接,气管另一端与外部的压缩机连接。该装置减小或消除桥面与地面之间的差异沉降,从而达到缓解或消除桥头跳车的困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空气填充囊的桥头跳车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软土地区的桥梁结构桥头跳车问题十分严峻,已不仅仅是影响行车舒适性,有些地方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尽管其原理非常简单,是桥梁与两侧土体出现了差异所致,但一直没有很好的处理措施。桥头跳车现象仍大量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空气填充囊的桥头跳车处理装置,该装置减小或消除桥面与地面之间的差异沉降,从而达到缓解或消除桥头跳车的困扰。
本发明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利用空气填充囊的桥头跳车处理装置,包括气囊装置,两侧路面与桥面连接处开均设多个容纳槽,气囊装置分布于容纳槽内,容纳槽上方通过搭板固定,所述气囊装置包括条状高强度空气囊、进气阀、气管和压缩机,进气阀设于条状高强度空气囊上,气管一端与进气阀连接,气管另一端与外部的压缩机连接。
本发明中,该装置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高度随时可调控,可应对不同差异沉降,因而适用范围广,特别适用于已产生较大差异沉降的既有桥梁的桥头跳车问题。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为第一实施例一种利用空气填充囊的桥头跳车处理装置的容纳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实施例一种利用空气填充囊的桥头跳车处理装置的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3为第二实施例一种利用空气填充囊的桥头跳车处理装置的条状高强度空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实施例一种利用空气填充囊的桥头跳车处理装置的条状高强度空气囊的可调节支撑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一种利用空气填充囊的桥头跳车处理装置的条状高强度空气囊的单向充气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三实施例一种利用空气填充囊的桥头跳车处理装置的条状高强度空气囊的可调节支撑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三实施例一种利用空气填充囊的桥头跳车处理装置的条状高强度空气囊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容纳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专利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专利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专利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空气填充囊的桥头跳车处理装置,包括气囊装置。两侧路面23与桥面24连接处开均设多个容纳槽1,气囊装置分布于容纳槽1内,容纳槽1上方通过搭板2固定。所述气囊装置包括条状高强度空气囊3、进气阀4、气管5和压缩机6,进气阀4设于条状高强度空气囊3上,气管5一端与进气阀4连接,气管5另一端与外部的压缩机6连接。
在桥墩两侧土体与桥面之间出现差异沉降时,通过压缩机6输送动力,气管5经进气阀4向气囊内部输送气体,基于不同的差异沉降量,对空气囊注入相应的压缩空气。条状高强度空气囊3缓慢抬升地表面,达到减小乃至消除差异沉降的目的,从而达到解决桥头跳车的困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75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