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煤炭气化余热的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2376.5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6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牛玉奇;董金国;刘玉明;邓小敏;崔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民可信(高安)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3/18 | 分类号: | F22B33/18;H02N11/00;F01D15/10;C10J3/02 |
代理公司: | 无锡风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61 | 代理人: | 毛伟昕 |
地址: | 336000 江西省宜***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煤炭 气化 余热 发电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煤炭气化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煤炭气化余热的发电系统,包括煤炭气化组件和发电盒,所述发电盒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煤炭气化组件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发电极一和发电极二,所述发电极一和发电极二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本发明通过气流在与推动叶轮接触时,通过驱动推动叶轮旋转时会降低气流的流速,从而降低了气体在进入换热组件内后的流速,增加了气体与发电极二和连接板的热交换时间,由于回流组件将发电室和蒸发室连通,进入可以对水蒸气内的热量通入水中,降低了水的加热时间,并搭配回流组件实现对水蒸气中的热量进行循环利用,极大程度的提高装置对余热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炭气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煤炭气化余热的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煤炭气化是指在特定的设备内,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使煤中有机质与气化剂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固体煤转化为可燃气体(CO、氢气和甲烷等)与非可燃气体(二氧化碳和氮气等)的合成气的过程,可以充分利用煤炭资源,煤炭气化排出的气体具有较高的余热,可以对排出的气体进行余热发电,实现环保节能和提高热量利用率的特点。
现有的余热发电装置大多由发电机、蒸汽室和热交换室组成,在使用时,大多直接采用将排出的气体通入热交换室内,通过对热交换室内设置的热交换器实现对蒸汽室内的水进行加热,当水加热至汽化温度时产生水蒸气,从而驱动发电机上的叶轮旋转,使发电机发电,但为了保证气体能够顺利进入热交换室内,通常会采用风机将气体抽入热交换室内,这就导致气体不仅含有热量也带有一定的流速,当气体进入热交换室时,单位体积的气体在与换热装置接触的时间较少,并且气体内的热量只进行热交换对水进行加热,从而导致余热不能很好的进行利用,导致气体内的部分热量的浪费。
现有的余热发电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气体的余热对装置内的水进行加热,使水加热产生水蒸气,从而驱动发电机发电,但一般的余热发电装置的体积都比较大,其内部添加的水也比较多,而水从室温加热到溢出水蒸气需要一定的时,而在这个时间内,热量仅对水进行加热,从而导致发电机的发电存在一定的延迟,从而降低了装置发电的效率。
现有的余热发电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对装置内部不断的添加水,通常需要持续不间断的向装置内添加水,而水在加入装置内时,需要使用到水泵将外界的水抽入装置的内腔中,这就需要水泵持续不间断的工作,而水泵在工作时,需要使用电源驱动,并且持续消耗电源,在使用时,会消耗较大的电源,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煤炭气化余热的发电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的缺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煤炭气化余热的发电系统,包括煤炭气化组件和发电盒,所述发电盒的内腔固定安装有上隔板和下隔板,上隔板位于下隔板的上方,上隔板和下隔板将煤炭气化组件从上向下分隔为发电室、蒸发室和热交换室,所述煤炭气化组件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发电极一和发电极二,发电极一和发电极二的底端安装有电线,通过电线将发电极一和发电极二传递至发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发电极一和发电极二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上隔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和出气管,所述支撑架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底端传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中部与下隔板上方的水接触,传动轴在旋转时可以带动水旋转,从而使水产生流动,从而使水能够均匀的与下隔板接触,降低了水加热到溢出水蒸气所需的时间,所述传动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驱动叶轮,所述煤炭气化组件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回流组件,所述煤炭气化组件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盒,所述煤炭气化组件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贯穿管,所述固定盒左端固定安装有换热组件,所述传动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推动叶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民可信(高安)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济民可信(高安)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23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