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沿江城市河岸雨水生态排放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2217.5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2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魏民;何平;陈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泓源渗滤取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顾晓玲;雷春香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龙山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沿江 城市 河岸 雨水 生态 排放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沿江城市河岸雨水生态排放系统及方法,在沿江沟谷地段利用城市挖填方将雨水排放至末端构建的地下蓄水体中,雨水利用城市地貌高差排至地下蓄水体中,地下蓄水体的出水端分别可控地与地下水通道和地表水通道连接,实现地下水、地表水的可控转换。本发明利用城市地貌高差将雨水排至地下蓄水体中,地下蓄水体将雨水蓄积起来,削峰调控雨水,可避免内涝的情况;地下蓄水体分别可控的与地下水通道和地表水通道连接,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宏观调控;还通过设置透水材料对地下蓄水体中的雨水进行过滤,达到净化雨水的目的,可应用于地源换热系统,由此改善城市面源污染,改善江河沿岸的生态环境,实现江河沿岸生态保护、节能环保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保护、环保节能技术领域,涉及智慧城市建设,具体涉及一种沿江城市河岸雨水生态排放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面源污染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面源污染是指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面源污染包括城市面源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
城市面源污染主要是由降雨径流的淋浴和冲刷作用产生,特别是在暴雨初期,由于降雨径流将地表的、沉积在下水管网的污染物,在短时间内,突发性冲刷汇入受纳水体,而引起水体污染。据观测,在暴雨初期(降雨前20min)污染物浓度一般都超过平时污水浓度,城市面源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具有突发性、高流量和重污染等特点。特别是在降雨量比较大的长江、珠江等流域,城市面源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例如,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其沿岸孕育了包括宜宾、重庆、宜昌、岳阳、武汉、苏州、南京、上海等多个大中型城市,如何减小沿江城市对水体的面源污染,特别是重庆这种重工业城市对水体的面源污染,一直是长江水体生态保护的一个重点。
目前,针对城市雨水排放,江河河谷地貌一般通过构建在冲沟地段的廊道汇集后直接排至河流、污染严重。另外考虑到经济性,冲沟有一定的设计范围,如果遇到极端的暴雨天气,会出现内涝现象,严重威胁、破坏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如何调控雨水排放、控制城市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进行河流沿岸生态保护是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沿江城市河岸雨水生态排放方法,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沿江城市河岸雨水生态排放系统。
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沿江城市河岸雨水生态排放方法,在沿江沟谷地段利用城市挖填方将雨水排放至末端构建的地下蓄水体中,雨水利用城市地貌高差排至地下蓄水体中,地下蓄水体的出水端分别可控地与地下水通道和地表水通道连接,实现地下水、地表水的可控转换。
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城市地貌高差将雨水排至地下蓄水体中,无需额外设置动力源;通过设置地下蓄水体将雨水蓄积起来,削峰,可避免内涝的情况,调控雨水;而且地下蓄水体分别可控的与地下水通道和地表水通道连接,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宏观调控。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根据地表水和地下蓄水体的水体情况和/或水位情况,选择开通地下水通道或地表水通道。
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沿江城市河岸雨水生态排放系统,在沿江沟谷地段构建有地下蓄水体,雨水利用城市地貌高差排至地下蓄水体中,地下蓄水体的出水口分别与地下水通道和地表水通道连接,地下水通道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控制阀,地表水通道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控制阀,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运行,实现地下水、地表水的可控转换。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地下蓄水体将雨水蓄积起来,调控雨水;而且地下蓄水体分别可控的与地下水通道和地表水通道连接,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启闭,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宏观调控,操作方便、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泓源渗滤取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泓源渗滤取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22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