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活性微藻的可溶解微针、微针贴片、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02045.1 | 申请日: | 202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7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兵;张庆文;王泽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澳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9/70;A61K47/36;A61K47/34;A61K47/32;A61K36/05;A61K36/02;A61K36/04;A61K35/748;A61P35/00;A61P17/02;A61P1/02;A61P7/06;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中国澳门氹*** | 国省代码: | 澳门;8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活性 可溶解 微针贴片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含有活性微藻的可溶解微针、微针贴片、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微针工艺技术和微藻制剂技术领域。基于活性微藻的溶解微针贴片可通过递送活性微藻,使其在肌肤深层通过光合作用产氧以实现局部治疗,且生物相容性高、无痛微创、适应性好。本发明提供的含有活性微藻的可溶解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快速、条件温和及普适性好的优势,同时能保证微藻的长期活力,易于储存运输,有利于商品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微藻递送、微针工艺技术和微藻制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含有活性微藻的可溶解微针、微针贴片、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氧气治疗已经广泛的应用于肿瘤治疗,烧伤恢复等多种临床疾病。最新的研究发现表明,局部溶解氧递送可以逆转肿瘤乏氧环境促进伤口愈合、刺激皮肤中胶原蛋白再生。然而目前传统的溶解氧局部递送方式面临着递送量小,持续递送困难以及递送深度不够等问题。并且通过注射以及口服等方式进行递送药物,会面临患者依从性较差以及首过效应影响药物吸收度的问题。因此,针对局部溶解氧递送的问题,仍需开发出新一代能够持续稳定供给氧气,同时能保证递送效率以及患者安全性的递送系统。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的含有活性微藻的可溶解微针、微针贴片、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活性微藻的可溶解微针,其制备原料包括具有光合作用的活性微藻、水溶性聚合物和无菌水,且具有光合作用的活性微藻的浓度为105-108个每毫升,水溶性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30%-5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活性微藻的可溶解微针贴片,含有活性微藻的可溶解微针贴片包括背衬和排布在背衬上的微针阵列,其中,微针阵列为根据上述的可溶解微针形成的微针阵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基于活性微藻的溶解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具有光合作用的活性微藻、水溶性聚合物材料与无菌水混合,浇注在微孔阵列模具中,离心以去除气泡,再将制备背衬的聚合物材料加入,二次离心并干燥,制备得到可溶解微针贴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可溶性微针贴片在制备改善肿瘤缺氧,促进伤口愈合,皮肤烧伤恢复,牙科治疗或改善贫血的微环境的药物或试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活性微藻的可溶解微针、微针贴片、制备方法和应用,可溶解微针的制备原料包括具有光合作用的活性微藻、水溶性聚合物和无菌水,且具有光合作用的活性微藻的浓度为105-108个每毫升,水溶性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比为30%-50%,基于活性微藻的溶解微针贴片可通过递送活性微藻,使其在肌肤深层通过光合作用产氧以实现局部治疗,基于聚合物的溶解微针贴片具有高生物相容性、且无痛微创,适应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于活性微藻的溶解微针贴片荧光成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于活性微藻的溶解微针贴片的扫描电镜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中使用的107个每毫升浓度的小球藻在60分钟内光照中的时间-产氧曲线;
图4为本发明对比例1中,微针针头倒塌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澳门大学,未经澳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020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