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冲击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继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7529.1 | 申请日: | 202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0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施生圣;范彬;李凯;曲敏;陶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汇森萨塔科技(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30 | 分类号: | H01H50/30;H01H50/04;H01H50/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 31252 | 代理人: | 郜少毅 |
地址: | 241199 安徽省芜湖市湾沚***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结构 包含 继电器 | ||
本发明涉及抗冲击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继电器,其中抗冲击结构包括绝缘套以及与所述绝缘套连接的杆体,抗冲击结构还包括至少一磁性件,磁性件靠近所述杆体的外侧设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上述抗冲击结构以及轭铁板,所述抗冲击结构具有一部分穿过轭铁板并与动铁芯连接,抗冲击结构穿过所述轭铁板的一部分还连接反力弹簧;抗冲击结构的另一部分通过触点压力弹簧连接动簧片。本发明在不增加弹簧力值的情况下通过设置磁性件,利用磁性件与轭铁板之间的吸附力克服了杆体在克服反力弹簧之后的上升力,进而避免瞬时接通引起异常导通的问题,并且也不需要增加弹簧的力值,进一步延长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解决继电器在高冲击时出现瞬时闭合的抗冲击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直动式直流继电器中具有动组件以及静组件,在继电器断开状态时,通过弹性件的作用力使动组件与静组件断开。而当出现短时间机械冲击时,动组件克服弹性件的作用力与静组件接触,进而出现瞬时接通并会对应用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产生异常导通。现有的动组件以及静组件之间设置的抗冲击机构包含弹性件,通过提高弹性件的力值,进而提升动组件克服反力的难度来实现短时间机械冲击时避免瞬时接通,但是上述结构仍然存在问题如下:
(一)弹性件的安装空间有限,导致弹性件的力值无法无限增加,进而无法克服更高的抗冲击要求。
(二)弹性件的力值过大会导致动组件的复位速度增加,在长时间反复复位后导致动组件的机械寿命减少。
(三)弹性件的力值过大导致继电器内部线圈功耗过高,无法满足经济实用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抗冲击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继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抗冲击结构,所述抗冲击结构包括绝缘套以及与所述绝缘套连接的杆体,所述抗冲击结构还包括至少一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设置在所述杆体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磁性件与所述绝缘套抵接或所述磁性件全部或部分嵌入所述绝缘套。
进一步的,所述抗冲击结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与所述磁性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抗冲击结构还包括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的一部分与所述绝缘套的一部分连接,所述金属片的另一部分连接所述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设置于轭铁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磁性件为单片时,所述磁性件被所述杆体贯穿。
进一步的,所述磁性件为多片时,多片所述磁性件以所述杆体为中心对称设置或非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磁性件具有第一磁极以及第二磁极,所述第一磁极以及所述第二磁极分别设置于所述磁性件的相对面。
进一步的,多片所述磁性件中任意两个磁性件的第一磁极以及第二磁极的布置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多片所述磁性件中任意两个磁性件的第一磁极以及第二磁极的布置方向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磁性件的形状为矩形、框形、圆环形、非矩形、非框形或非圆环形中的任意一种。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上述抗冲击结构以及轭铁板,所述抗冲击结构具有一部分穿过所述轭铁板并与动铁芯连接,所述抗冲击结构穿过所述轭铁板的一部分还连接反力弹簧;所述抗冲击结构的另一部分通过触点压力弹簧连接动簧片;罩壳包围在所述抗冲击结构另一部分的外侧,在所述罩壳上设置静触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汇森萨塔科技(芜湖)有限公司,未经中汇森萨塔科技(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75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