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SAR手机自动化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95577.7 | 申请日: | 2022-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6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吕凌;刘纪明;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希斯贝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何健施 |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csar 手机 自动化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SAR手机自动化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控制系统、机台、多轴机械手、上下料组件、CCD识别工位、检测工位、较位工位、翻转组件及USB自动拔插组件;机台上设置多个检测工位,每个检测工位上设置有测量传感器,多轴机械手将手机移动至检测工位,并以不同角度和/高度作用于检测工位上,通过测量传感器测量数据并将数据传递至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测量传感器测量检测工位上的电场值,并将电场值传输至控制系统,进而计算SAR值,本发明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测试手机的辐射数据,比传统的测试方式更加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及测试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CSAR手机自动化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SAR的英文全称为Specific Absorption Rate,中文一般称为“比吸收率”或者“特征吸收率”,是手机或无线产品的电磁波能量的吸收比值。其定义过程为:在外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内将产生感应电磁场,由于人体各种器官均为有耗介质,因此体内电磁场将会产生电流,导致吸收和耗散电磁能量。生物剂量学中就用SAR值来表征这一物理过程。而CSAR是指快速SAR测试,能够快速地进行手机电磁辐射评估。
然而在进行手机电磁辐射评估时,是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测试的,并且需要对手机的不同侧面以及于人体的不同角度进行测试,传统的方式中,虽然很SAR计算方式,但是并没有一种特别好的测量方式,能够保证每次测量的高度、角度、位置等的精确度,这些也是影响测试精度的原因,并且如果直接将手机放置在测量工位上,手机无法进行角度的切换,每次切换角度或高度,需要一个辅助件才能将手机稳定;同时测试时间长、需要记录的数据多,经常会造成数据的错误;
并且一个手机需要经过好几轮的测试,通过对不同状态手机电磁辐射进行评估,那么将手机切换不同状态时,需要写入不同的程序,而在写入程序的过程中,需要将手机与写入设备进行连接,该连接是通过接口、插头连接的。
传统的技术中,上述的所有过程/步骤都是通过人工完成的,效率低,影响自动化进程以及检测进程。
有鉴于此,申请人提出了以下技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SAR手机自动化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CSAR手机自动化测试装置,包括:控制系统,控制整机运行;机台,作为整个设备的载体,机台上设置有多个工位;多轴机械手,带动手机在各个工位上移动,多轴机械手至少为三轴机械手,且多轴机械手上设置有取料吸盘;上下料组件,包括:料架及充电机构,料架上构成手机放置的安装位,手机正确放置于安装位时充电机构对手机充电;CCD识别工位,包括:玻璃板、设置于玻璃板底部的CCD工业摄像头及测量机构;所述的多轴机械手将手机移动至玻璃板上方通过CCD工业摄像头进行图像拍摄,并将图像信息传输至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且通过所述测量机构测量手机尺寸;较位工位,设置有多个较位机构,所述的多轴机械手上设置有定位杆,通过定位杆与较位机构配合,进行位置校对;多个检测工位,每个检测工位上设置有测量传感器,多轴机械手将手机移动至检测工位,并以不同角度和/高度作用于检测工位上,通过测量传感器测量数据并将数据传递至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翻转组件,包括:夹紧气缸、旋转气缸以及夹具,夹具成对设置,所述的旋转气缸驱动夹具整体至少180°旋转,所述夹紧气缸驱动两个夹具之间相对夹紧或张开;USB自动拔插组件,包括:支架、装配于支架上的Z轴组件、插头组件、CCD组件及定位组件,插头组件上设置有可更换的插头,定位组件位于插头的前方,手机与插头连接并通过控制系统写入指令,改变手机状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测量机构包括:第一U型支架及设置于第一U型支架上的一组对称的第一传感器组;所述的较位机构设置于任意一个检测工位上,包括:第一较位机构及第二较位机构,第一较位机构和第二较位机构均包括:第二U型支架及设置于第二U型支架上的一组对称的第二传感器组;第一传感器组及第二传感器组均与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希斯贝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希斯贝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55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