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储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94118.7 | 申请日: | 2022-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6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潘晓钢;韩西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能氢储(北京)能源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00 | 分类号: | C01B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7 | 代理人: | 黄云铎;孙红颖 |
| 地址: | 100162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烯储氢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石墨烯储氢装置,包括电源负极(1),电源正极(2),电源(3),箱体的电场正极(4),氢流量计(7),电磁阀开关(8),氢气加注管(9),石墨烯储氢箱体(10),电场板(12),加热装置,箱体的电场负极(14),储氢控制系统(19),片状石墨烯层(20);其特征在于:
氢气加注管(9)通过高精度焊接方式连接于石墨烯储氢箱体(10),片状石墨烯层(20)放入石墨烯储氢箱体(10)中,用于氢气的存储和释放;
电磁阀开关(8)安装在氢气加注管(9)上,用于控制氢气的加注与释放;
氢流量计(7)安装在氢气加注管(9)上,用于实时监控氢气加注和释放的总流量,用于后期计算石墨烯储氢箱体(10)内剩余氢气;
电场板(12)安装在石墨烯储氢箱体(10)前后两边,用于对石墨烯储氢箱体(10)施加电场,改变石墨烯储氢箱体(10)内片状石墨烯层(20)表面能量;
箱体的电场正极(4)和箱体的电场负极(14)分别安装在石墨烯储氢箱体(10)的电场板(12)上,用于连接电源(3)的电源正极(2)和电源负极(1);
加热装置安装在石墨烯储氢箱体(10)左右两端;
储氢控制系统(19)用于控制墨烯储氢箱体(10)内片状石墨烯层(20)的储氢和释放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释放氢气时,提高石墨烯储氢箱体(10)内片状石墨烯层(20)的温度,能够加快片状石墨烯层(20)氢气释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传感器(15)和温度传感器(16),分别安装在石墨烯储氢箱体(10)顶端,其中,压力传感器(15)和温度传感器(16)用于实时监控石墨烯储氢箱体(10)的压力和温度,并将石墨烯储氢箱体(10)内氢气的压力和温度实时传递给储氢控制系统(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为半导体加热(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烯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半导体加热(13)安装在石墨烯储氢箱体(10)左右两端,右端半导体加热正极(5)和右端半导体加热负极(6)安装在石墨烯储氢箱体(10)右边的半导体加热(13);左端半导体加热负极(17)和左端半导体加热正极(18)安装在石墨烯储氢箱体(10)左边的半导体加热(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系统(11),安装在石墨烯储氢箱体(10),实时监控石墨烯储氢箱体(10)位置。
7.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储氢装置进行的储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加注氢气命令,储氢控制系统(19)检测石墨烯储氢箱体(10)正常后,打开氢流量计(7),并对氢流量计(7)数据进行读取和校准;
步骤2、储氢控制系统(19)打开箱体的电场正极(4)和箱体的电场负极(14),使储氢盒子电场正极(4)和箱体的电场负极(14)分别联通电源(3)的电源正极(2)和电源负极(1),从而对石墨烯储氢箱体(10)施加电场,降低石墨烯储氢箱体(10)内的片状石墨烯层(20)表面能垒,促进氢气的物理吸附过程;
步骤3、储氢控制系统(19)打开电磁阀开关(8),实现氢气的加注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墨烯储氢装置进行的储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压力传感器(15)检测到石墨烯储氢箱体(10)内的压力与氢气加注管(9)压力接近时,储氢控制系统(19)关闭电磁阀开关(8),从而封闭石墨烯储氢箱体(10),将氢气存储在石墨烯储氢箱体(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能氢储(北京)能源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能氢储(北京)能源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41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耐火低热传导复合材料
- 下一篇:一种冶炼车间排热净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