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H真空炉内衬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93332.0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3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蒋兴平;周旺枝;孔勇江;肖汉波;付刚强;成良华;张弛;阳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043 | 分类号: | C04B35/043;C04B35/622;C21C7/1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李欣荣 |
地址: | 43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h 真空炉 内衬 耐火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H真空炉内衬耐火材料,各组分及其所占质量百分比包括:电熔镁砂45~75%,废旧镁铝尖晶石砖颗粒15~35%,富铝尖晶石微粉3~15%,铝粉0.05~0.1%;有机硅树脂粉0.02~0.5%,铝酸钙水泥3~8%,NaHCO3 0.01~0.1%,硼酸0.02~0.12%,水玻璃0.01~0.3%,木质素磺酸镁0.03~0.13%。本发明所述RH真空炉内衬耐火材料采用无铬配方,可实现废旧镁铝尖晶石砖的资源化利用,同时可有效保所得耐火材料的成型强度和高温耐久性能;且涉及的制备方法较简单、成本较低,无高温烧成工艺,具有显著的环境和能耗效益,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火材料及其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H真空炉内衬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RH真空精炼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经济有效的二次精炼技术,其功能已发展到脱气净化、吹氧脱碳、造渣脱硫脱磷和合金化,精炼处理时间也大幅度增加,相应地,对RH精炼炉用耐火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RH炉在真空和高温的条件下,间歇性受到钢水喷溅和冲刷作用,伴有精炼渣侵蚀及温度波动,炉衬材料特别是浸渍管、环流管及下部槽部位,除冲刷侵蚀外还有结构剥落和热震剥落,对耐火材料的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传统RH真空炉内衬耐火材料主要采用镁铬制品,在高温、碱性和氧化气氛的使用环境中,含Cr2O3的镁铬制品在Na2O、K2O或CaO参与作用下,三价铬Cr3+能转变为六价铬。Cr6+是一种致癌物,对人体有害且易溶于水,可以气相存在,在生产使用中会随烟气排入空中污染空气,使用后的残砖中Cr6+随雨水溶解、渗入地下而造成水污染。因此钢铁企业为顺应环保需求,均在积极推进RH精炼炉用耐火材料无铬化。专利CN201410606979.7公开一种RH炉浸渍管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比为:主要原料:废铬刚玉-尖晶石捣打料5~55%,刚玉30~80%,活性α-氧化铝粉2~8%,CL370粉2~8%,铝酸钙水泥1~9%,外加原料:减水剂0.2~1.2%,钢纤维0.5~3%,防爆纤维0.01~0.2%;制备方法为制料、配料、混料和成型。该发明虽实现耐火材料的回收利用,降低成本,但原料中仍然含有铬,对环境有害。专利CN201310552471.9提供一种RH真空炉内衬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RH真空炉。该内衬耐火材料由电熔镁砂、处理过的人造石墨、抗氧化剂、酚醛树脂按重量份比例配料,经混碾、压力成型、热处理工艺得到RH真空炉内衬耐火材料;但需要经过高温处理,而且酚醛树脂高温下会产生一定的烟气,不利于成本的降低和环境的要求。随着镁铬砖的全面替代,为了研发精炼炉无铬耐火材料,降低耐火材料生产过程能耗,提高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提升钢铁绿色制造水平,各钢厂不断尝试烧成镁锆质、镁尖晶石质、镁尖晶石钛质和镁尖晶石锆质砖和不烧镁铝尖晶石砖等,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要想进一步提高RH真空炉内衬耐火材料寿命,降低成本仍是行业的难题。
在冶金行业推行绿色环保节能的趋势下,开发出一种新型环保抗冲击抗剥落抗侵蚀抗热震的RH真空炉内衬耐火材料非常重要。必须根据RH真空炉内衬耐火材料目前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发新型的抗冲击抗剥落抗侵蚀节能的RH真空炉内衬耐火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RH真空炉内衬耐火材料,克服现用RH真空炉内衬耐火材料不环保、能耗高、寿命低等缺陷,满足RH真空炉精炼的工艺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RH真空炉内衬耐火材料,各组分及其所占质量百分比包括:电熔镁砂45~75%,废旧镁铝尖晶石砖颗粒15~35%,富铝尖晶石微粉3~15%,铝粉0.05~0.1%;有机硅树脂粉0.02~0.5%,铝酸钙水泥3~8%,NaHCO3 0.01~0.1%,硼酸0.02~0.12%,水玻璃0.01~0.3%,木质素磺酸镁0.03~0.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33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