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粉尘外泄的双膛石灰窑系统及泄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191304.5 | 申请日: | 2022-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4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前;周浩宇;魏进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12 | 分类号: | C04B2/12 |
| 代理公司: | 长沙知行亦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0 | 代理人: | 严理佳 |
| 地址: | 41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尘 外泄 石灰窑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无粉尘外泄的双膛石灰窑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冷却供风组件、助燃供风组件、助燃风换向组件、烟气换向组件、除尘排气组件、减压缓冲组件以及具有两个窑膛的双膛窑本体,
所述冷却供风组件用于从所述窑膛的底部向所述窑膛内供入冷却风,所述助燃供风组件用于向所述助燃风换向组件内供入助燃风,所述助燃风换向组件用于将助燃风输送至其中一个所述窑膛内,并将另一个所述窑膛内的余热烟气输送至所述烟气换向组件内,或者所述助燃风换向组件用于将两个所述窑膛连通以使其中一个所述窑膛内的高压烟气输送至另一个所述窑膛内,或者所述助燃风换向组件用于将所述窑膛内的高压烟气输送至所述烟气换向组件内,
所述烟气换向组件用于将所述助燃风换向组件输出的余热烟气导入至所述除尘排气组件内,或者所述烟气换向组件用于将所述助燃风换向组件输出的高压烟气导入至所述减压缓冲组件内进行降压后输出至所述除尘排气组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粉尘外泄的双膛石灰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助燃风换向组件包括换向本体、设于所述换向本体上的两个炉膛接口、设于所述换向本体上用于与所述助燃供风组件连通的助燃风接口以及设于所述换向本体上用于与所述烟气换向组件连通的烟气接口,所述炉膛接口与所述窑膛一一对应布设,
通过调节所述换向本体以使所述助燃供风组件提供的助燃风输送至其中一个所述炉膛内,并将另一个所述炉膛内蓄热膛内的余热烟气输送至所述烟气换向组件内,或者将两个所述窑膛连通以使其中一个所述窑膛内的高压烟气输送至另一个所述窑膛内,或者将所述窑膛内的高压烟气输送至所述烟气换向组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粉尘外泄的双膛石灰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本体包括两个通过回气管相互连通的换向阀,每一个所述换向阀包括换向阀塞和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三通换向阀体,每个所述三通换向阀体上分别设有所述烟气接口、所述助燃风接口以及炉膛接口,两个所述三通换向阀体的所述助燃风接口通过所述回气管连通,
所述三通换向阀体内设有换向腔体,所述换向阀塞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换向腔体内用于使所述炉膛接口与所述烟气接口通过所述换向腔体连通或者用于使所述炉膛接口与所述助燃风接口通过所述换向腔体连通,
所述助燃风接口设于所述三通换向阀体的上部,用于从所述三通换向阀体的上方向下吹入助燃风,
所述炉膛接口设于所述换向阀体的侧向,所述炉膛接口的腔底面与所述换向腔体的腔底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无粉尘外泄的双膛石灰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烟气换向组件包括换向阀芯和三通换向阀壳,所述三通换向阀壳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烟气接口连通的第一接口、用于与所述除尘排气组件连通的第二接口、用于与所述减压缓冲组件的输入口连通的第三接口,所述减压缓冲组件的输出口与所述除尘排气组件连接,所述三通换向阀壳内设有换向空腔,
所述换向阀芯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换向空腔内用于使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换向空腔连通,或者用于使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通过所述换向空腔连通,或者用于封堵所述第一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粉尘外泄的双膛石灰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缓冲组件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排布的减压阀和缓冲仓,所述减压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烟气换向组件连接,所述减压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缓冲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缓冲仓的第二端与所述除尘排气组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粉尘外泄的双膛石灰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阀包括泄压壳体、减压阀塞以及泄压复位弹簧,所述泄压壳体内设有泄压缓冲腔,所述泄压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泄压缓冲腔连通的泄压进气口和泄压排气口,
所述减压阀塞和所述泄压复位弹簧均设于所述泄压缓冲腔内,所述减压阀塞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泄压缓冲腔内以使所述泄压进气口与所述泄压缓冲腔连通或隔断,
所述泄压复位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减压阀塞固定连接,所述泄压复位弹簧的第二端固定设于所述泄压缓冲腔内,通过所述泄压复位弹簧的预压力和所述泄压进气口的进气压力的压差控制从所述泄压进气口进入所述泄压缓冲腔的进气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13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