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用易折塞气密性精确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9972.4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4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平;张惠平;左丽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8 | 分类号: | G01M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汇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5 | 代理人: | 李恭渝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用易折塞 气密性 精确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易折塞气密性精确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吹气单元、定位密封单元、气泡显示单元和视觉检测单元;吹气单元包括吹气嘴;定位密封单元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定位板、中间隔离密封垫、下导气板和毛细管,上定位板、中间隔离密封垫和下导气板依次连接后形成中空内腔;下导气板下端部与所述毛细管连接处密封连接;气泡显示单元包括装有若干显示液的试管,毛细管的另一端插入显示液中;视觉检测单元包括设置于气泡显示单元一侧的高清相机。其有益效果为:将易折塞漏气产生的微小气流,转化为一个个小气泡,通过高清相机对小气泡的捕捉,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使检测更精准,且不会对易折塞造成损伤和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件的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疗用易折塞气密性精确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易折塞/易折管主要用于软袋输液、输血及腹膜透析液的包装密封及液体导通,药品使用前易折塞作用为药品的密封件以及与腹膜透析液引流袋的连接部件,药品使用时,仅需折断该易折塞即可实现药液的流通。
通常易折塞/易折管包括连接部和折断部,其中折断部是导通的临界区,为了便于在使用时易于折断,结构上相对脆弱,因此也增加了制作时出现缺陷的风险:折断部容易出现裂缝、开口、气孔等缺陷,这种有缺陷的医用产品会带来极大的医疗安全隐患,为此在出厂前必须对易折塞/易折管进行气密性全样检测。传统的检测方法是人工将整个易折塞/易折管放入水中,然后向易折塞/易折管通入气体并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但如果在漏气比较小的情况下,由于微小的气泡是肉眼无法看到或者很难观察到的,会直接影响到检测的结果,所以传统的检测方法达不到精确检测的目的,效率不高、准确度也不高,同时在检测完成后,需要对潮湿的易折塞/易折管进行烘干处理,在此过程中,会对易折塞/易折管造成污染或损伤,致使完成整个检测工作过程繁琐,耗时长,效率低,损伤率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易折塞气密性精确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通过气泡显示单元对待检易折塞的漏气气流进行一次放大,再通过高清相机对经一次放大产生的气泡进行捕捉,以实现二次放大,经过对捕捉图像的观察对比,判断出待检易折塞是否漏气,完成对气密性的检测,且不会对易折塞造成损伤和二次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疗用易折塞气密性精确检测装置,包括吹气单元、定位密封单元、气泡显示单元和视觉检测单元;
所述吹气单元包括吹气嘴,所述吹气嘴用于给易折塞通入压缩气体;
所述定位密封单元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定位板、中间隔离密封垫、下导气板和毛细管,所述上定位板、中间隔离密封垫和下导气板联结压紧,联结处不漏气,所述上定位板、中间隔离密封垫和下导气板依次连接后形成中空内腔,所述中空内腔正好可以容纳易折塞,当易折塞放入所述中空内腔时,易折塞的连接部与折断部相结合的位置位于所述中间隔离密封垫与插入所述通孔的毛细管的一端之间,所述中空内腔的下导气板的部分与所述毛细管连通;
所述下导气板下端部与所述毛细管连接处密封连接;
所述气泡显示单元包括装有若干显示液的试管,所述毛细管的另一端插入试管中的显示液中;
所述视觉检测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气泡显示单元一侧的高清相机,所述毛细管插入显示液一端的毛细管口处于高清相机的视场内。
进一步地,所述吹气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吹气嘴进气端的气压调节阀,所述气压调节阀与所述吹气嘴通过软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吹气嘴为软性材质的锥形吹气嘴。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管与下导气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管与下导气板通过密封塞连接,毛细管插入密封塞内孔,密封塞外壁插入中空内腔内壁,毛细管通过密封塞与下导气板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大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99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