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控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其制备方法及木犀草素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9154.4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4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胜;李永红;张小敏;王燕;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48 |
代理公司: | 宁夏君创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4107 | 代理人: | 郑重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聚合物 薄膜 修饰 电极 制备 方法 木犀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控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其制备方法及木犀草素的检测方法,属于电化学分析方法技术领域。以β‑环糊精和功能化离子液体1‑羟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为聚合液,通过循环伏安法连续扫描,在玻碳电极上修饰聚合物薄膜,制备可控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重复性。基于所制备的可控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采用电化学分析方法,检测中药样品中的木犀草素含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重复性及稳定性能够得到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分析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其制备方法及木犀草素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木犀草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抗氧化剂,化学名为3',4',5,7-四羟基黄酮,分子式为C15H10O6,具有C6-C3-C6结构,含有(A,B)两个苯环,含氧的C环和C2-C3双键,具有弱酸性。木犀草素普遍存在于芹菜、香菜、青椒、菊花、胡萝卜和紫苏叶等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如抗菌、抗炎、抗氧化、预防白内障以及心血管保护。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木犀草素可通过抑制细胞内某些激酶的活性和阻滞细胞周期对肿瘤细胞增殖起到抑制作用,此外木犀草素还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在中药中,富含木犀草素的植物被用来治疗高血压、炎症和癌症等疾病。
包括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毛细管电泳(CE)等多种技术应用在木犀草素的检测上。这些技术虽然具有灵敏度较高,准确性较好的优点,但是也存在耗时,操作复杂,成本昂贵等缺点。而电化学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灵敏、仪器成本较低等特点获得科学界广泛关注。目前,多种用于检测木犀草素的电化学分析方法被提出,并被证明能够应用于木犀草素的痕量分析。例如,尚永辉等人利用N-丁基吡啶三氟甲磺酸盐离子液体制备了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木犀草素在N-丁基吡啶三氟甲磺酸盐([BPy]OTF)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发现在pH=3.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体系中,木犀草素在0.6221V和0.4267V处产生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电流信号分别是裸电极的2.06倍,5.8倍,表明[BPy]OTF对木犀草素具有一定的催化增敏效果,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木犀草素与牛血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温校勇等人用正己基吡啶六氟磷酸盐作为粘合剂制备了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CILE),并将钯-石墨烯(Pd-GR)复合材料修饰于CILE表面制得修饰电极(Pd-GR/CILE),然后利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DPV)对木犀草素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H 1.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木犀草素在该电极上循环伏安扫描得一对峰形良好的氧化还原峰,说明木犀草素的电化学反应得以实现。在实验所测得的优化条件下,发现木犀草素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9~1.0×10-6mol/L内存在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3×10-10mol/L(3σ)。接着利用本方法测定独一味胶囊中木犀草素的含量,检测得到回收率在95.6%~104.8%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低于3.43%。王善善等人将新型的C60吡咯烷衍生物(FPD)的异构体之一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然后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木犀草素在FPD/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该电极对木犀草素的氧化还原过程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而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在2×10-8mol/L~2×10-5mol/L浓度区间范围内,氧化峰电流与木犀草素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Ipc=-0.0103C-3.5955(R2=0.9901),检测限为6.6×10-9mol/L。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修饰电极对木犀草素的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
尽管电化学法用于木犀草素检测的文献已有一些相关报道,但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的优化、传感器选择性的改善和灵敏度的提高仍然是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医科大学,未经宁夏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91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