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渗水型透水混凝土结构及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8685.1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5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佩;吴涵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拜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7/34;E01C7/14;E01C11/22;C04B2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水 透水 混凝土结构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渗水型透水混凝土结构,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的混凝土层、碎石层和土层,所述土层中部埋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排水槽,两个所述排水槽的侧壁均开设有透水孔,所述土层的顶部设有四个分别朝排水槽侧壁倾斜的斜坡,斜坡的斜度为3°‑6°,两个排水槽的顶部均盖设有透水板,所述透水板的两端端部还支撑在土层上,所述土层与碎石层之间还设有防渗土工布;所述混凝土层中部铺设有玻璃纤维网格布;在土层处铺设两个排水槽,能够起到对渗水的集中和排水的作用,此外在混凝土层的原料中添加单壁碳纳米管和碳化硅,而且在土层与混凝土层之间设置碎石层,能够增加整体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够起到促进排水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渗水型透水混凝土结构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大规模的路面硬化、广场建设等造成不透水面积的大量增加,因此在下雨时主要是靠混凝土外侧的排水沟进行排水,这样的排水效率低,带来了一系列影响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如加剧了城市与农村居住区的防洪排涝负担,以及造成的路面积水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等。
因此亟需渗水型透水混凝土结构来解决传统路面排水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渗水型透水混凝土结构,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的混凝土层、碎石层和土层,所述土层中部埋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排水槽,两个所述排水槽的侧壁均开设有透水孔,所述土层的顶部设有四个分别朝排水槽侧壁倾斜的斜坡,斜坡的斜度为3°-6°,两个排水槽的顶部均盖设有透水板,所述透水板的两端端部还支撑在土层上,所述土层与碎石层之间还设有防渗土工布;所述混凝土层中部铺设有玻璃纤维网格布;
所述混凝土层4包括按照以下份量的原料:粗骨料1000-1500份、细骨料200-500份、水120-200份、填充纤维8-12份、碳化硅1-3份、单壁碳纳米管2-5份、水泥200-240份和外加剂5-8份。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层包括按照以下份量的原料:粗骨料1250份、细骨料350份、水160份、填充纤维10份、碳化硅2份、单壁碳纳米管3份、水泥220份和外加剂6.5份。
优选地,所述粗骨料的粒径为15-20mm,细骨料的粒径为4-7mm。
优选地,所述外加剂包括比例为1-1.2:0.5-1:1-1.2的减水剂、膨胀剂和乙烯基三氯硅烷偶联剂。
优选地,所述填充纤维包括抗裂纤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渗水型透水混凝土结构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两个排水槽摆放稳定后,将泥土铺设在排水槽外围形成土层,在土层的顶部设置四个分别朝排水槽倾斜的斜坡后压实;
步骤二:在土层的顶部铺设防渗土工布;
步骤三:在土层与排水槽之间的斜坡中铺设碎石层并找平,使得土层与碎石层和排水槽顶部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步骤四:将透水板盖设在排水槽顶部,且两端支撑在土层上后,继续摊铺碎石层并找平压实;
步骤五:按照份量将粗骨料、细骨料、水、填充纤维、碳化硅、单壁碳纳米管、水泥和外加剂投入到搅拌设备混合搅拌15-25min,得到混凝土原料;
步骤六:将混凝土原料分两次铺设,在铺设第一层混凝土原料后铺上玻璃纤维网格布,然后再在玻璃纤维网格布上继续铺设第二层混凝土原料,得到混凝土层。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在摊铺碎石层后,采用450-650kg的小型压路机,进行振动压实。
优选地,所述步骤六中,在铺上玻璃纤维网格布后,通过刮板将玻璃纤维网格布刮平,使得排出玻璃纤维网格布与混凝土层之间的气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拜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拜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86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