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PG时间可调电源管理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87556.0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8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博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G06F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6 | 代理人: | 邵穗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pg 时间 可调 电源 管理 电路 | ||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数控PG时间可调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PG时间控制组件和电源管理芯片,所述PG时间控制组件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逻辑模块和电位器VR1,在逻辑模块的作用下,通过调节电位器VR1的阻值,可实现PG信号时间范围的调节,使电源可适应各种主板的设定要求,实现了电源对各类主板的全面适配,具有显著的实质性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电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数控PG时间可调电源管理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电脑的依赖性不断增大,尤其是公司用户、商务人士。而电脑游戏、特效制作、三维作图、电脑DIY装机等追求更高硬件性能的应用领域中,电脑电源的质量更是重中之重,因此电脑用户对电脑的安全性、稳定性、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脑电源是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专门为电脑配件如CPU、主板、硬盘、内存条、显卡、光盘驱动器等供电的设备,是电脑各部件供电的枢纽,是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适应不同的电压,可调节输入电压的电脑电源也随之产生。
现有的电脑电源,输出的PG信号(电源告诉主板工作正常的信号)时间范围为100~500MS,但是针对市场不同的常规主板或游戏机主板对此信号的时间无法适应这么宽的范围,有的最优值为200~230MS,有的为260~290MS。那么就会导致电源的适配范围较窄,容易出现电源与主板之间的信号不匹配的问题,设备的运行可能会不稳定。
因此,为了提高电脑电源的适应能力,使其可适配各类主板的工作要求,降低DIY装机的选件适配难度,保证电源运行稳定,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有必要研发一种可调节PG信号的电脑电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一般电脑电源无法调节PG信号时间范围,而市面上不同型号种类的主板支持的PG信号时间范围不同,容易在为主板选择电源时出现不适应现象,电源的选择工作较为耗时耗力的问题,提供数控PG时间可调电源管理电路。
数控PG时间可调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PG时间控制组件和电源管理芯片,所述PG时间控制组件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逻辑模块和电位器VR1,所述逻辑模块包括检测端,所述检测端电性连接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参考端,运放U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启动端、与门U3的输入端和电容C1,启动端电性连接电源管理芯片,与门U3的输入端连接有运放U5的输出端,运放U5的同相输入端电性连接电容C1,运放U5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位器VR1,与门U3的输出端依次电性连接有延时防抖器、开关管Q1和PG端。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其型号为WT7510,所述启动端电性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PGI端。
进一步地,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并联连接有启动端和电流源U6的输入端,所述电流源U6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C1的一端并联连接电流源U6的输出端和运放U5的同相输入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运放U5的反相输入端并联连接电位器VR1和分压电阻R3。
进一步地,所述PG端依次电性连接有电阻R4和PG输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逻辑模块和电源管理芯片均设置于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安装于防护壳中。
进一步地,所述电位器VR1安装于防护壳表面,电位器VR1上安装有调节旋钮。
进一步地,所述PG端电性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于防护壳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上设置有电源线接头,电源线接头、调节旋钮和显示屏均安装于同一平面上。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博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博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75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