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捕食性蜂蚁蓟马防治柑橘木虱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7520.2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8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红;高晶;陈玲玲;毛润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朱聪聪;刘明星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食性 蜂蚁蓟马 防治 柑橘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捕食性蜂蚁蓟马防治柑橘木虱的方法,属于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用蜂蚁蓟马防治柑橘木虱,是利用蜂蚁蓟马捕食柑橘木虱对其进行防治;所述的蜂蚁蓟马为蜂蚁蓟马成虫、蜂蚁蓟马二龄若虫或蜂蚁蓟马一龄若虫;并通过研究得出蜂蚁蓟马对柑橘木虱的捕食选择、捕食能力、最佳捕食量,为蜂蚁蓟马控制害虫提供科学依据,为柑橘木虱的绿色防控提供了新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捕食性蜂蚁蓟马防治柑橘木虱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柑橘属植物嫩梢期的主要害虫,通过刺吸式口器吸食植株汁液,并将卵产于新生嫩芽处,常造成新生嫩梢的枯萎畸形,并排泄出白色蜜露,导致煤污病的发生。更为严重的是,作为黄龙病菌传播的主要虫媒,常导致果园内黄龙病的爆发,感染黄龙病后的病树,数年后即去经济价值,该病已严重制约着世界范围内柑橘产业的发展,目前,尚未发现治疗黄龙病的有效方法。
蜂蚁蓟马Franklinothrips vespiformis(Crawford)是缨翅目纹蓟马科蚁蓟马属(Thysanoptera:Aeolothripidae)蚁蓟马属的捕食性昆虫,是重要的天敌资源,在国外已成功产业化,应用于生产实践。然而,蜂蚁蓟马起源于中美洲地区,近年来在我国广东省等地陆续发现,蜂蚁蓟马在我国的生物学研究基础非常缺乏,为探究其作为天敌在我国的开发应用前景,开展其对我国重要害虫的控制作用的研究极有必要。
蜂蚁蓟马作为柑橘木虱的潜在天敌,对柑橘木虱的控制效果尚未有研究报道,本文研究其对柑橘木虱的捕食能力,为柑橘木虱生物防治提供新的技术途径,助力我国农业生产绿色防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柑橘木虱的方法,是利用蜂蚁蓟马捕食柑橘木虱对其进行防治。
优选地,所述的蜂蚁蓟马为蜂蚁蓟马成虫、蜂蚁蓟马二龄若虫或蜂蚁蓟马一龄若虫。
优选地,所述的防治包括以下的一项或多项:
(1)利用所述的蜂蚁蓟马成虫捕食柑橘木虱卵、低龄若虫或高龄若虫;
(2)利用所述的蜂蚁蓟马二龄若虫捕食柑橘木虱卵、低龄若虫或高龄若虫;
(3)利用所述的蜂蚁蓟马一龄若虫捕食柑橘木虱卵或低龄若虫。
优选地,是利用所述的蜂蚁蓟马成虫、蜂蚁蓟马二龄若虫或蜂蚁蓟马一龄若虫捕食处于卵期的柑橘木虱。
优选地,所述的防治包括以下的一项或多项:
(1)按蜂蚁蓟马成虫量与其捕食柑橘木虱卵量比为1:100~200投放蜂蚁蓟马成虫;更优选地按蜂蚁蓟马成虫量与其捕食柑橘木虱卵量比为150~200投放蜂蚁蓟马成虫;
(2)按蜂蚁蓟马二龄若虫量与其捕食柑橘木虱卵量比为1:50~200投放蜂蚁蓟马二龄若虫;按蜂蚁蓟马二龄若虫量与其捕食柑橘木虱卵量比为1:50~100投放蜂蚁蓟马二龄若虫;
(3)按蜂蚁蓟马一龄若虫量与其捕食柑橘木虱卵量比为1:10~150投放蜂蚁蓟马一龄若虫;按蜂蚁蓟马一龄若虫量与其捕食柑橘木虱卵量比为1:50~100投放蜂蚁蓟马一龄若虫。
优选地,是在温度25℃下,先将蜂蚁蓟马饥饿24h,再进行投放捕食柑橘木虱。
优选地,所述的蜂蚁蓟马采自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本发明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筛选蜂蚁蓟马一龄若虫防控柑橘木虱的最适龄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25℃温度条件下,将蜂蚁蓟马饥饿处理24h,采用新鲜年橘叶片作为载体,加入柑橘木虱卵、低龄若虫、高龄若虫及成虫装于洁净培养皿中,用封口膜封严,观察蜂蚁蓟马成虫对柑橘木虱各虫态的取食选择性,24h后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75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