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装配式节能综合管廊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5727.6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7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左春丽;岳金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E02D31/02;F21S19/00;F21S9/03 |
代理公司: | 金华市婺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40 | 代理人: | 胡恩晗 |
地址: | 22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装配式 节能 综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节能综合管廊,包括基础,所述基础的顶部固定装配有若干通过连接结构连接的管廊主体,所述管廊主体包括底预制管件和顶预制管件以及与所述底预制管件和所述顶预制管件相连接的采光管件,所述顶预制管件的内壁上安装有照明组件,所述底预制管件通过连接座与基础相固定连接。本发明的管廊由若干管廊主体组成,管廊主体由底预制管件、顶预制管件和采光管件组成,便于叠合起来运输,采光管件的设置,在白天可以进行采光,节约电能,通过连接结构将管廊主体进行固定连接,且各个采光管件与顶预制管件、底预制管件可以添加密封条或者密封材料进行密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节能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容纳两类及以上市政管线于一体的箱涵隧道。可将给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讯等城市工程管线纳入其中,实现规划、建设和管理三者统一,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传统的综合管廊大多是通过现场浇铸的,现场浇铸会造成工程周期长,也有是通过预制进行加工后进行装配,由于装配会有很多拼接缝,导致管廊渗水,影响使用,并且运输不便,且目前的管廊大多数耗能大,不符合现在绿色节能的理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预制装配式节能综合管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节能综合管廊。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预制装配式节能综合管廊,包括基础,所述基础的顶部固定装配有若干通过连接结构连接的管廊主体,所述管廊主体包括底预制管件和顶预制管件以及与所述底预制管件和所述顶预制管件相连接的采光管件,所述顶预制管件的内壁上安装有照明组件,所述底预制管件通过连接座与基础相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预制管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位于其两侧处固定设有底侧墙,所述底侧墙的两侧靠近其顶部处固定设有第一下连接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预制管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位于其两侧处固定设有顶侧墙,所述顶侧墙的两侧靠近其底部处固定设有第一上连接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连接件为与所述底侧墙一体成型的第一卡接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连接件包括与所述顶侧墙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条相配合的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条与所述第一连接耳之间通过若干紧固件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侧墙的底部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且与所述底侧墙顶部的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光管件包括上采光管件和下采光管件,所述上采光管件的两侧靠近其底部处固定设有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耳上开设有与所述下采光管件顶部的第二卡接条相配合的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条与所述第二连接耳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安装于若干管廊主体顶部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壁设有两条与其一体成型的且与所述顶预制管件顶部的连接槽相配合的连接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为在现场浇铸的混凝土座体,用于固定所述底预制管件与所述基础。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组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供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管廊由若干管廊主体组成,管廊主体由底预制管件、顶预制管件和采光管件组成,便于叠合起来运输,采光管件的设置,在白天可以进行采光,节约电能,通过连接结构将管廊主体进行固定连接,且各个采光管件与顶预制管件、底预制管件可以添加密封条或者密封材料进行密封,达到防渗水的效果,且由于是现场浇铸和预制式相结合,在缩短了工期的同时,也防止了渗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57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