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无人平台集群水声定位导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85483.1 | 申请日: | 202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8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5/06 | 分类号: | G01S15/06;G01S15/6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任志艳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无人 平台 集群 定位 导航 方法 | ||
1.基于声波吸收损失和多普勒频偏的水下无人平台集群水声定位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初始时刻t0时,计算领航者S和跟随者R的距离r0,领航者S和跟随者R分别航行至t1时刻时,计算t1时刻跟随者R与领航者S间距离r1,具体包括如下过程:
领航者S设置有发射换能器,作为发射端,分别发射出两种不同频率的脉冲声波信号,频率分别用f1和f2表示,跟随者R设置有水听器,作为接收端,分别接收到两种频率的脉冲声波信号,根据两种频率声波在海水介质中的吸收系数α1和α2值的不同,计算出领航者S和跟随者R的距离r:
其中:
RL1:频率为f1的脉冲信号在接收端的源级,单位:dB;
RL2:频率为f2的脉冲信号在接收端的源级,单位:dB;
α1:频率为f1的声波海水吸收系数,单位:dB/km;
α2:频率为f2的声波海水吸收系数,单位:dB/km;
根据公式(1)计算出t0和t1时刻跟随者R与领航者S间距离r0和r1;
步骤2,计算出t1时刻跟随者R与领航者S的径向速度Δv,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由已知的领航者S发射脉冲信号的频率f0、水中声速以及跟随者R的径向速度vR已知,测得接收端水听器接收脉冲信号频率f,就可以计算得出领航者S相对跟随者R间的径向速度vS及以跟随者R为参考点的两者间径向速度Δv:
其中:
f:接收水听器接收脉冲信号频率,单位:Hz;
f0:发射换能器发射脉冲信号频率,单位:Hz;
vR:接收端径向速度,靠近发射端时为“+”、远离发射端时为“-”,单位:m/s;
vS:发射端径向速度,靠近接收端时为“-”、远离接收端时为“+”,单位:m/s;
c:水中声速,单位:m/s;
根据公式(2)计算出t1时刻跟随者R与领航者S的径向速度Δv;
步骤3,根据跟随者R与领航者S间距离r0和r1,计算t1时刻跟随者R相对于领航者S舷角方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测得的t1时刻跟随者R与领航者S间距离r1和t0时刻两者间距离r0,进行计算t1时刻跟随者R相对于领航者S舷角π-β中β的大小:
其中:
d:d=v0(t1-t0)领航者S航行的距离,单位m;
v0:跟随者R、领航者S从t0时刻航行到t1时刻的速度,单位m/s;
θ0:跟随者R航向与t0时刻的领航者S两者位置连线夹角,单位rad;
步骤4,根据t1时刻跟随者R与领航者S的径向速度Δv判断左右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测得的t1时刻跟随者R与领航者S间距离r1和t0时刻两者间距离r0的大小关系,以及t1时刻跟随者R与领航者S的径向速度Δv判断左右舷:
(4.1)当r1r0,由公式(3)计算出β,然后分别计算出左右舷的径向速度Δv1和Δv2:
其中:
其中,R′S表示t1时刻的跟随者R到t0时刻的领航者S的位置连线距离;
通过计算得到的左右舷的径向速度Δv1和Δv2与公式(2)测得的真实径向速度进行比较可以分辨左右舷;
(4.2)当r1r0,由公式(3)计算出β,然后分别计算出左右舷的径向速度Δv1和Δv2:
其中:
通过计算得到的左右舷的径向速度Δv1和Δv2与公式(2)测得的真实径向速度进行比较可以分辨左右舷;
(4.3)当r1=r0,由公式(3)计算出β,然后分别计算出左右舷的径向速度Δv1和Δv2:
其中:
通过计算得到的左右舷的径向速度Δv1和Δv2与公式(2)测得的真实径向速度进行比较,分辨左右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54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