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组件和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2476.6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7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志;黄世帅;康报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胡明强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组件 面板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组件和显示面板,主要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其中,显示组件包括外围区和至少两个显示区,外围区设有衬垫,显示区和衬垫之间设置有挡墙,挡墙用于阻挡外界物体进入到显示区。显示区和衬垫之间设置有挡墙,因此,在清洗显示组件时,外界物体被挡墙阻挡在显示区外,避免了外界物体进入显示区从而造成显示区显示异常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组件和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面板的不断发展,人们追求能呈现出更优质的显示效果的显示面板,而显示面板通常由具有多个显示区的大板切割获得,通常大板上设置有在细缝垂直对准(Fine Slit vertical Alignment,FSA)时用于外接电路给面内信号形成预倾角的氧化铟锡衬垫(Indium Tin Oxide Pad,ITO Pad),但由于ITO Pad距离大板边缘较近,在对大板进行清洗时,毛刷会将ITO Pad上面膜质不好的部分扫到大板上的显示区(即用于切割形成显示面板的区域)内,这些ITO碎屑会影响显示区中液晶的偏转从而形成灰阶亮点,造成显示面板存在显示异常的问题。
现有针对灰阶亮点的对策是改善ITO的膜质和粘性,但是制程上对边缘膜层的膜质改善是很难控制的,无法保证可以稳定边缘ITO的膜质,如此,制作过程复杂,且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依然会产生碎屑,导致灰阶亮点出现,使得显示面板显示异常。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组件和显示面板,通过在显示组件的显示区与外围区之间设置挡墙,挡墙用于阻挡外界物体进入显示区,能够解决外界物体进入显示区影响显示面板正常显示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组件,包括外围区和至少两个显示区,外围区设有衬垫,显示区和衬垫之间设置有挡墙,挡墙用于阻挡外界物体进入到显示区。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组件中,由于在显示区和外围区之间设置有挡墙,因此,能够将外界物体阻挡在显示区外,例如,在使用毛刷清洗显示组件时,挡墙将清扫衬垫产生的碎屑阻挡在显示区外,避免了碎屑被毛刷带入显示区从而影响显示区内液晶的偏转,造成灰阶亮点从而使得显示组件上显示区显示异常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挡墙围挡在衬垫四周,挡墙的高度高于衬垫的高度。
基于上述可选方式,挡墙将衬垫限制在形成的封闭空间内,防止在清洗过程中,衬垫的碎屑被毛刷带入显示区,避免造成显示区异常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衬垫包括多个线型排布的衬垫单元,每个衬垫单元的四周均围挡有所述挡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衬垫包括多组线型排布的衬垫单元,每组衬垫单元的四周均围挡有所述挡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挡墙包括多层子挡墙,多层子挡墙由衬垫向显示区的方向依次间隔布置。
基于上述可选方式,在外界物体被带出第一层子挡墙后,由于还设置有多层子挡墙来阻挡外界物体进入显示区,因此,设置多层子挡墙可以提高了挡墙整体的阻挡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子挡墙包括第一子挡墙、第二子挡墙和第三子挡墙,第二子挡墙位于第一子挡墙和第三子挡墙之间,第二子挡墙的高度矮于第三子挡墙。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子挡墙和第二子挡墙的高度矮于第三子挡墙。
基于上述可选方式,由于第三子挡墙的高度高于第一子挡墙和第二子挡墙,因此,第三子挡墙可以对第一子挡墙和第二子挡墙未能阻挡的外界物体进行阻挡,进一步提高了挡墙整体的阻挡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三子挡墙为一条连续设置的线型阻挡件,第二子挡墙包括沿着第三子挡墙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设置的多个阻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滁州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24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设备负荷特征智能识别方法
- 下一篇:带状线合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