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十足目水产过敏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1213.3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9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伟;李振兴;张晓梅;肖晶;高红艳;林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关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C07K14/435 | 分类号: | C07K14/435;G01N33/68;G01N30/02;G01N30/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李玉娜 |
地址: | 266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色谱 检测 十足 水产 过敏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十足目水产过敏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对待测样本进行蛋白组测定前处理,获得待测多肽滤液;(2)检测十足目水产物种中的共有特征多肽组,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样品中的多肽组成分;(3)如样品中含有SEQ ID NO.1~6所述的多肽组,则样品中含有十足目水产主要过敏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使用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十足目水产过敏原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上的甲壳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2.6万种之多。其中甲壳亚门软甲纲十足目分类下的虾、蟹等水产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是甲壳亚门十足目水产也属于国际认定的八大食物过敏原之一,随着海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此类食物过敏也受到重视。研究表明,水产品中的原肌球蛋白(TM)被鉴定为十足目水产的主要过敏原。其相对分子质量介于34kDa~39kDa之间,由两条多肽链构成,是虾、蟹等水产品的重要抗原,具有高度保守的氨基酸序列,在不同品种之间有着较高的同源性。
近年来,食物过敏发病率在全球呈现逐年升高趋势,现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有22%-25%的人患有过敏性疾病,且人数逐年增加,其中食物过敏占很大部分。世界变态反应组织报告显示,全世界30%~40%的人被过敏困扰,过敏已成为全球第六大疾病。曾经有研究者进行了严重过敏反应的研究,发现:食物诱因占过敏性休克患者的77%,药物占7%,昆虫占0.6%,其余15%不明原因。可见食物过敏问题不容忽视,且针对食物过敏,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根治措施,可通过避免摄入或接触相关食物过敏原来预防食物过敏的发生。但是由于现代饮食中食物准备方法的复杂性及加运输过程中外来过敏原的污染,许多患者会意外接触到已知的过敏原从而危害身体健康。
针对于十足目水产过敏原的检测,目前主要的检测方法有ELISA、免疫层析和PCR检测技术,其中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该方法通过检测DNA来达到检测过敏原的目的属于间接检测,且易受脂类、表面活性剂或乳化剂等基质干扰,从而导致假阴结果,ELISA和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抗体的制备,由于存在交叉反应会导致假阴假阳结果的出现,两种检测方法目前均存在检测试剂盒,其中免疫层析技术无法定量,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盒差异较大,定量结果之间往往缺乏较好的可比性,这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针对上述问题,液相色谱-质谱法结合蛋白质组学对食物过敏原进行检测鉴定,在未来过敏原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比于上述检测技术,质谱检测技术更稳定、更准确、灵敏度更高,而且质谱法弥补了PCR不能直接检测过敏原蛋白的短板以及免疫学方法存在的通量低和交叉干扰的弊端,能够对蛋白消化后的多肽进行明确鉴定和定量,并且可以同时检测多种过敏原蛋白,实现过敏原的高通量检测,提高检测效率。目标过敏原的定量检测主要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方式,其主要优势是靶向分析中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重现性,能够在复杂的样品中对微量靶蛋白质进行精确测定。
由于目前现有过敏原检测技术均存在着一定的短板,因此需要一种高效准确的十足目水产过敏原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提出本发明。
本发明首先涉及一组多肽组在鉴定十足目水产主要过敏原中的应用,所述的多肽组的氨基酸序列及核质比(m/z)为:
SEQ ID NO.1:SLEVSEEK,460.73;
SEQ ID NO.2:LEDELVNEK,544.78;
SEQ ID NO.3:LAEASQAADESER,688.82;
SEQ ID NO.4:LAMVEADLER,573.79;
SEQ ID NO.5:IVELEEELR,565.31;
SEQ ID NO.6:LNTATTK,374.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关技术中心,未经青岛海关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12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信号检测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