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包及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80678.7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0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申红光;余开明;朱意;李艳;毛学发;路永斌;王美丽;徐延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03 | 分类号: | H01M50/103;H01M50/105;H01M50/124;H01M50/143;H01M4/02;B60K1/04;B60L5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尚广云;臧建明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电动汽车 | ||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及电动汽车。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包括壳体以及内置在壳体内的电芯,壳体的侧围壁包括至少一个向外凸出的凸起,且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包括主体部以及支耳,支耳伸入到侧围壁的凸起内,由于电池包的形状充分地占用了电动车底盘上的空隙,充分地利用了底盘上的空间,同时增加了电芯的横截面积,增加了电池包的容量,进而提升续航里程。本公开提供的电动车,由于包括上述的电池包,因此也具备有上述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可以有效地缓解能源与环境的问题,其中,电动汽车的关键是电池。
现有电动汽车的电池大多是将多个矩形的电池包铺设在车辆的底盘上,通过这些电池包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但是,依然有必要提高上述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以便提升续航里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及电动汽车,可有效地解决上述或者其他潜在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壳体以及内置在壳体内的电芯;壳体包括顶壁、底壁以及侧围壁,侧围壁包括至少一个向外凸出的凸起;电芯设于壳体内,电芯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包括主体部以及支耳,支耳伸入到侧围壁的凸起内。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侧围壁包括首尾相连的四条侧壁,其中,相对设置的两条侧壁上均设置有凸起。需要说明的是,将侧围壁根据电动车的底盘的边框形状设置为包括首尾相连的四条侧壁,并在相对设置的两条侧壁上均设置有凸起,使凸起填充在电动车底盘的空隙内,进而实现空间的充分利用。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相对设置的两条侧壁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相对设置的两条侧壁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用于将底盘侧边的闲置间隙都能够充分地利用,同时也能够尽可能地扩大电池包的横截面积,进一步扩大电池包的容量,进而增加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凸起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椭圆形、圆形或者菱形,支耳的横截面的形状与凸起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对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将凸起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椭圆形、圆形或者菱形,由于上述的形状简单,且便于加工,可有效地提升壳体的加工效率,将支耳的横截面的形状与凸起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对应,也即当凸起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时,支耳的横截面的形状对应设置为长方形。当凸起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时,支耳的横截面的形状对应设置为椭圆形。当凸起的横截面形状为菱形时,支耳的横截面的形状对应设置为菱形。如此设置便于吻合凸起的形状,便于充分利用壳体的内部空间,进而扩大电容,以便提升续航里程。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设置在相对两条侧壁上的凸起关于壳体的第一中心线对称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将设置在相对两条侧壁上的凸起关于壳体的第一中心线对称设置,使得壳体本身呈现对称的结构,进一步保证电池包整体的结构的稳定性。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电芯的长度为1.4m-2.2m;和/或,电芯的宽度为0.9m-1.6m;和/或,电芯的厚度为3mm-15mm。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为铝塑膜软包壳体。需要说明的是,将壳体为铝塑膜软包壳体,可以满足为柔性壳体,同时,铝塑膜具备有极高的阻隔性、良好的冷冲压成型性、耐穿刺性、耐电解液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绝缘性。因此将壳体设置为铝塑膜壳体,可使得壳体也具备有极高的阻隔性、良好的冷冲压成型性、耐穿刺性、耐电解液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绝缘性。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硬质外壳,硬质外壳套设于壳体的外侧。需要说明的是,在壳体的外侧套设硬质外壳,可有效地保证电池包整体的强度,提高电池包的稳定性能。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可选的实施例中,硬质外壳由尼龙和玻璃纤维的复合材料制成;或,硬质外壳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806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英砂数据化智能生产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饲料加工工艺及加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