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茱萸果核木醋液及其在制备抑菌洗液或消毒剂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77428.8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7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段金廒;郭盛;张浩宽;钱大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1/00 | 分类号: | A01N61/00;A01P1/00;C11D3/48;C11D3/38;C11D3/20;C11D1/74;C11D3/6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茱萸 果核 木醋液 及其 制备 抑菌洗液 消毒剂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茱萸果核木醋液及其应用。本发明以山茱萸药材采收加工过程废弃物山茱萸果核为原料,采用热解炭化技术制备得到山茱萸果核木醋液。通过抑菌圈及最小抑菌浓度实验表明,该木醋液可显著抑制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本发明基于抑菌活性筛选出山茱萸果核木醋液最佳制备工艺。因此山茱萸果核木醋液有望开发为天然抑菌洗液或消毒剂,同时本发明可为山茱萸药材加工过程中废弃物的利用提供一种途径,实现变废为宝,延伸山茱萸产业经济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废弃物与木醋液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山茱萸果核木醋液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抑菌洗液或消毒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其味酸、涩,性微温,入肝肾两经,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之功。主要用于治疗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内热消渴等。山茱萸属植物全球共有4种,分布于欧洲中部及南部、亚洲东部及北美东部。我国有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和川鄂山茱萸Cornuschinensis 2种,其中山茱萸为我国临床常用中药,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山脉的巴山区、伏牛山区及天目山区等。随着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药食同源的山茱萸需求量剧增。据不完全统计显示,2019年全国山茱萸种植面积已超过40万亩,其年产量以干货计约6万吨。而山茱萸果核是山茱萸产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其重量约占全果的2/3,初步测算其年产量可达25万吨,目前其处理方式仍为集中堆放或焚烧处理,尚缺乏有效利用途径,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如何有效利用山茱萸果核已成为山茱萸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木醋液又称植物酸,是木材在干馏后导出的蒸汽气体混合物经冷凝分流后得到的一种红褐色液体,具有醋酸的酸味和烟熏气味。随着炭化工业的发展,除木材外,其它生物质材料,如竹、果壳、果核等也可作为热解原材料生产相似的木醋液。大量研究表明,木醋液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已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应用,并根据其精制程度的不同用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医药保健等领域。随着畜禽养殖行业“禁抗、减抗”政策的出台,木醋液作为天然抑菌剂,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原料需求也将逐年增加。此外,有研究表明不同温度下获得的木醋液成分与抑菌活性均有所差异,因此,寻找高抑菌活性木醋液制备的新原料与最佳抑菌活性的干馏温度已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
综上,本发明试图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山茱萸木醋液的制备方法,同时将为木醋产业提供一种新的原料,更重要的是将为山茱萸药材加工过程废弃物提供一条利用途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山茱萸果核木醋液的制备方法,将有助于山茱萸果核资源的利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山茱萸果核木醋液,它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1)取自然风干的山茱萸果核,粉碎过筛,放入干馏釜中,用真空泵将干馏釜中空气抽出后通入氮气至气压平衡;加热程序设定为:加热速率为1℃/min~20℃/min,目标温度为200℃~800℃,保温一段时间,在冷凝装置中通入冷却水,将木燃气出气管打开,开始馏出液体时记录为初始温度,每间隔30℃~200℃收集一次馏分,为木醋液原液;
(2)取步骤(1)得到的木醋液原液装入棕色玻璃瓶,静置;待木醋液原液分为上中下三层,采用虹吸法获取中层的木醋液,加入活性炭,常温下恒温振摇器振摇,静置,抽滤,得精制木醋液。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山茱萸果核木醋液,步骤(1)所述的加热速率为5℃/min。升温速率和热解温度均会影响木醋液的产率及其成分组成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山茱萸果核木醋液,步骤(1)所述的目标温度为6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74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抽屉
- 下一篇:考勤信息生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