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耐火性岩棉板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7052.0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6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穆宾;陈凯;孙开颜;程春景;袁恩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华能耐火保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3/06 | 分类号: | C03C13/06;C03B37/022;C03C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百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53 | 代理人: | 马英迪 |
地址: | 06245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火 性岩棉板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岩棉板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耐火性岩棉板制备工艺,针对当前现有的岩棉板制备技术仍存在制备过程使用的原料不环保以及导致产生的污染大、且制备出的岩棉板导热系数大导致耐火性能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中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S2:高温熔化,S3:制备纤维,S4:制得产品,S5:性能检验,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使用玄武岩为原材料,不含有石棉、HFC、HCFC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制备过程中环保率较高,同时通过在原材料中加入了阻燃剂,增强了制备出的岩棉板的耐火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棉板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耐火性岩棉板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岩棉板(Stone wool board)又称岩棉保温装饰板,是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材料,经高温熔融加工而成的无机纤维板,1981年6月量试成功岩棉板是一种新型的保温、隔燃、吸声材料。岩棉板是经过高温融熔加工成的人工无机纤维,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小、吸热、不燃的特点,初始研制在建筑中是常见的应用类型多用于工业建筑应符合《建筑绝热材料的应用类型和基本要求》的规定。岩棉是外墙外保温材料的一种,当市场占有量达90%的有机保温材料处于停滞观望之时,作为达到防火等级A级的外墙外保温无机材料岩棉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良机。
但是目前现有的岩棉板制备技术仍存在制备过程使用的原料不环保以及导致产生的污染大、且制备出的岩棉板导热系数大导致耐火性能低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强耐火性岩棉板制备工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现有的岩棉板制备技术仍存在制备过程使用的原料不环保以及导致产生的污染大、且制备出的岩棉板导热系数大导致耐火性能低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强耐火性岩棉板制备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强耐火性岩棉板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准备:准备好所述工艺需要的原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处理;
S2:高温熔化:将处理好的原材料加入高温炉中进行高温熔化;
S3:制备纤维:将高温熔化后的熔融液倒入模具中制得岩棉板纤维,并对岩棉板纤维进行处理;
S4:制得产品:将处理后的岩棉板纤维进行固化处理制得强耐火性岩棉板;
S5:性能检验:将制得的强耐火性岩棉板进行性能检验,并进行数据对比;
优选的,所述S1中,选取黑色橄榄玄武岩、憎水剂和阻燃剂作为原材料,并采用碎石机将获取的玄武岩进行破碎,其中进行破碎时破碎时间为2-3h,且破碎后将玄武岩碎石放入孔径为10-20cm的振动网中,将筛出的碎石留下,将未筛出的碎石放入碎石机进行二次破碎,所述憎水剂为硬脂酸钙,所述阻燃剂为磷酸三丁酯,且进行岩棉板制备时橄榄玄武岩、憎水剂和阻燃剂的使用体积比为10:1:3;
优选的,所述S2中,将筛出的碎石与憎水剂、阻燃剂按比例将进行混合,并加入高温炉中进行高温熔化,其中高温炉再加入原材料前需先预热至200℃,加入原材料后对所述高温炉进行加热,直至温度上升至600-700℃停止加热,高温熔化过程中由人工通过高温炉顶装置的红外温度检测仪进行温度数据观测,其中进行数据观测时,人工通过与红外温度检测仪连接的电子显示屏观测高温炉内温度数据,并通过观测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温度数据保持在600-700℃不进行处理,温度低于600℃则由人工打开加热开关进行加热直至温度恢复至600-700℃停止加热;
优选的,所述S3中,将高温熔化后的熔融液倒入模具中进行加压成型制得岩棉板纤维,将制得的岩棉板纤维进行剪裁和铺叠,其中进行裁剪时自动裁剪机,进行铺叠时在剪应力状态下角度为0°的铺层对应正应力,角度为±45°的铺层对应剪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华能耐火保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华能耐火保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70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