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酶预处理漂白泡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6186.0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4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楚杰;李书磊;王寒星;谢非凡;李一博;甄雨竹;麻舒齐;王资慧;张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K5/02 | 分类号: | B27K5/02;B27K5/04;B27K5/00;B27K3/08;B27K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王峰刚 |
地址: | 712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酶 预处理 漂白 泡桐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化学漂白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物酶预处理漂白泡桐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以速生泡桐为主要材料,利用二代纤维素酶在常温条件下对原料进行预处理,采用NREL方法测定其主要组分,并通过热重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化学和物理方法验证预处理材料的化学组分、热稳定性变化规律以及微观结构特性变化特征,并通过温度梯度和pH梯度和时间点变化进行组分结构特性研究,预处理泡桐的较优预处理条件参数。本发明方法提高了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效率,降低预处理的经济成本,设计出了最佳的预处理方案,对提高桐木材料的漂白效果,提高泡桐的附加值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漂白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物酶预处理漂白泡桐的方法。
背景技术
桐木作为重要的工业用材,广泛用于室内建筑装修及家具和工业建筑等行业。桐木的生产利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但是实际生产中,泡桐易变色的问题会使材色品质降低,因此进行桐木漂白研究对于提升桐木附加值及提高桐木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木质材料漂白大部分采用化学试剂法及物理蒸煮法,些传统的漂白法为丰富环保型木材漂白剂品类、优化木材漂白工艺提供一定基础。但传统含氯漂白剂在漂白过程中会产生污染(二噁英)。对于试剂脱色处理相关机理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尤其对于温度和pH值条件下不同脱色方法研究较少。
现有技术存在不够绿色环保以及生物质材料预处理研究少,为了解决该问题,从预处理时间、温度和预处理化学品的选择等方面考虑。提高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效率,降低预处理的经济成本,对常见的木材泡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并通过对主要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的分析,设计最佳的预处理方案,对提高桐木漂白工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生物酶预处理漂白泡桐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生物酶预处理漂白泡桐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生物酶预处理漂白泡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纤维素二代复合酶为预处理介质来配置5FPU/ml的酶溶液,用酸或碱调节剂调节其pH至3-7,得到预处理酶溶液;
2)取适量泡桐材料木块体作为样品,经绝干处理后放置于容器中,按照料液比1:8-12加入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酶溶液,抽真空;
3)将载有样品的容器置于30-70℃的水浴锅加热,每隔一段时间摇匀一次,直至反应60-105min后取出试管,进行抽滤;
4)抽滤完成后用蒸馏水冲洗样品,放于玻璃培养皿内烘至绝干,干燥后放入密封袋中,即可得到已预处理漂白的泡桐材料。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基于生物酶预处理漂白泡桐的方法,调节酶溶液的pH至7,将载有样品的容器置于50℃的水浴锅加热。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基于生物酶预处理漂白泡桐的方法,采用可见光分光测色仪CS-820,照明光源为脉冲氙灯,测量波长范围400-700nm,波长间隔10nm,反射测量D/8结构,操作温度15-32℃,相对湿度不超过80%,反射测量孔径为中孔径1.5cm,每块样品由边缘向中心取三个测量点,结果取平均值。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基于生物酶预处理漂白泡桐的方法,采用CIELAB表色系统,使用分光测色仪测量预处理前后样品表面的明度值L*、红绿轴色品指数a*、黄蓝轴色品指数b*;各参数的变化用脱色处理前后参数的差值表示,得到ΔL*、Δa*、Δb*、色差ΔE*。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基于生物酶预处理漂白泡桐的方法,ΔL*、Δa*、Δb*、色差ΔE*的计算如式(I)-(IV)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6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