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在线分板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6104.2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3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凯思泰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1/00 | 分类号: | B26D11/00;B26D7/06;B26D7/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常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52 | 代理人: | 周浩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在线 板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在线分板机,包括:X轴切割模块、Y轴切割模块、Z轴切割模块、接驳模块、金具装夹模块、出板机构。本申请提出的全自动在线分板机具有X轴切割模块、Y轴切割模块、Z轴切割模块,能够对待加工的PCB板进行全面的处理,可以有效避免人工操作的精度低、操作难度大、危险性高的问题,本申请利用双工位组件与接驳轨道组件的配合,当第一工位到达接驳轨道组件时,第二工位的PCB板可以进行加工操作,二者完成各自的任务之后即可进行位置更换,能够同时实现切割机头连续工作,减少主要工作部件等待时间,可有效提高产能。本申请的分板机加工范围大,设备宽度尺寸小,能够有效地节约厂房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在线分板机。
背景技术
在当前技术中,PCB基板产品分板,操作人员需要借助辅助夹具,手动反复折几下才能将连片板分开,人工依赖程度高,需要非常熟练的操作员才能操作,无法控制折弯分板力度,影响产品品质,人工作业强度大和生产效率低且具有潜在的危险。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在线分板机,包括:
X轴切割模块,所述X轴切割模块包括X轴抓取组件、X轴切割组件,所述X轴抓取组件用于抓取PCB板至X轴切割组件;
Y轴切割模块,所述Y轴切割模块包括Y轴抓取组件、Y轴切割组件,所述Y轴抓取组件用于抓取PCB板至Y轴切割组件;
Z轴切割模块,所述Z轴切割模块包括Z轴抓取组件、Z轴切割组件,所述Z轴抓取组件用于抓取PCB板至Z轴切割组件;
接驳模块,所述接驳模块设有进料口、接驳轨道组件以及双工位组件,所述双工位组件设置于所述X轴切割模块、所述Y轴切割模块、所述Z轴切割模块的下方,所述双工位组件包括能够移动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具有高度差;所述第一工位或所述第二工位的PCB板移动至所述接驳轨道组件以接收PCB板或返回已切割的PCB板;
金具装夹模块,所述金具装夹模块设置于所述接驳轨道组件上方,所述金具装夹模块包括机头抓取组件,所述机头抓取组件用于对所述PCB板进行装夹操作以使PCB板移动至所述第一工位或第二工位,或将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二工位的已切割的PCB板装夹至接驳轨道组件;
出板机构,所述出板机构与所述接驳轨道组件对应,所述出板机构用于将处理过的PCB运转出分板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双工位组件包括升降接驳轨道、双层接驳轨道、单层固定轨道,所述升降接驳轨道设有接驳分板载具,所述接驳分板载具的高度变化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工位与所述第二工位的高度,使所述第一工位或所述第二工位能够到达所述接驳分板载具以进行取放的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双层接驳轨道设有第一盖板、第二盖板,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第二工位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在所述单层固定轨道、所述升降接驳轨道之间来回移动,以实现PCB板的运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单层固定轨道远离所述双层接驳轨道的一侧设有自动换刀刀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驳轨道组件包括进板轨道,所述进板轨道与所述升降接驳轨道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全自动在线分板机还包括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设有前门观察窗、三色报警灯、操作按钮、内藏式键盘、前门拉手、配电柜、断路开关、散热风扇、底部脚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外壳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板机构通过所述出料口运出PCB板,所述出板机构为皮带轮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凯思泰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凯思泰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61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囊物理模型的建模方法
- 下一篇:白介素-2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