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验科用细菌培育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4980.1 | 申请日: | 202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4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蓝顺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顺扬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6;B01F31/10;B01F35/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224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验 细菌 培育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菌培育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检验科用细菌培育辅助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添加营养液,且可提高细菌培养速度的检验科用细菌培育辅助装置。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检验科用细菌培育辅助装置,包括有支脚、框体、窗口、第一旋转座、旋转台、扭力弹簧、出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支脚顶部设有框体,框体一侧中部开有进料口,框体上部位于进料口的一侧设有窗口,框体内底部一侧设有第一旋转座,第一旋转座上部转动式设有旋转台。本发明通过设有吸紧机构与移动机构之间的配合,可以防止储料框内的液体减少后,储料框被接触块顶出放置框,且方便医务人员将储料框取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菌培育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检验科用细菌培育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检验科的微生物检查中存在对细菌培养后进行检测的操作,检验科医生通常会培养许多细菌,通过检测培养的细菌来观察这种细菌对人体是否有害,或者如果这种细菌在人体内,那么该怎么对这种细菌进行消灭,现有的培养方式通常将细菌放置在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后续再加入营养液,医务人员手动添加营养液,难以把控营养液所需的量,且此种培养方式无法持续的让细菌和营养液充分接触,细菌培养的速度较慢。
因此,需研发一种自动添加营养液,且可提高细菌培养速度的检验科用细菌培育辅助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细菌培养需要手动添加营养液,且细菌培养的速度较慢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添加营养液,且可提高细菌培养速度的检验科用细菌培育辅助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检验科用细菌培育辅助装置,包括有:
支脚、框体、窗口、第一旋转座、旋转台、扭力弹簧、出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支脚顶部设有框体,框体一侧中部开有进料口,框体上部位于进料口的一侧设有窗口,框体内底部一侧设有第一旋转座,第一旋转座上部转动式设有旋转台,旋转台一侧与第一旋转座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框体内部设有出料机构,框体内部设有下料机构。
可选地,出料机构包括有第二旋转座、转动块、电机、储料框、螺纹盖、第一支柱、第一滑套、第二支柱和第一弹簧,框体内壁一侧设有第二旋转座,第二旋转座中间转动式连接有转动块,框体内底部中间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转动块底部通过联轴器连接,转动块上部设有旋转板,旋转板与框体转动式连接,转动块上部设有连接架,连接架位于旋转板一侧,连接架一侧均匀设有三个放置框,放置框顶部均与旋转板底部连接,放置框内均放置有储料框,储料框上部均螺纹式安装有可拆卸的螺纹盖,储料框内部一侧均设有第一支柱,储料框外壁一侧均设有第一滑套,第一滑套内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支柱,第二支柱均与同侧的第一支柱配合,第二支柱上部均与同侧的第一滑套一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可选地,下料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架、支撑架、异形杆和接触块,框体内底部一侧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部周向均匀设有三个支撑架,支撑架顶部之间连接有异形杆,第二支柱一侧均设有接触块,接触块均与异形杆接触配合。
可选地,还包括有吸紧机构,吸紧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架、管道、吸盘、第二滑套、堵塞杆、滚珠和第二弹簧,转动块上部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位于连接架一侧,第二支架一侧连接有管道,管道顶部一侧均匀设有三组吸盘,每组吸盘均有六个,每组吸盘均与同侧的放置框连接,管道底部一侧设有第二滑套,第二滑套一侧滑动式连接有堵塞杆,堵塞杆底部活动式连接有滚珠,堵塞杆一侧与第二滑套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可选地,还包括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滑杆、滑块、第三弹簧、凹槽块和固定块,支撑架上部一侧均设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上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底部一侧连接有三个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底部均与同侧的支撑架连接,转动块中部设有凹槽块,滑块内壁一侧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与凹槽块接触。
可选地,还包括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有第三滑套、夹紧块、第四弹簧和连接杆,旋转台顶部对称设有第三滑套,第三滑套上部均滑动式连接有夹紧块,夹紧块一侧均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两侧均与同侧的第三滑套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顺扬,未经蓝顺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49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质石蜡与微晶蜡的成型方法
- 下一篇:安全联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