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2加权影像特征生成动态增强影像特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4552.9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1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范明;楼俊鸿;厉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10/764 | 分类号: | G06V10/764;G06V10/26;G06V10/40;G06V10/82;G06K9/62;G06N3/04;G06N3/08;G16H5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2 加权 影像 特征 生成 动态 增强 方法 | ||
一种T2加权影像特征生成动态增强影像特征的方法,包括:采集乳腺癌T2加权影像;对采集得到的T2加权影像进行乳房分割处理,得到乳房影像;对乳房影像利用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提取T2加权影像特征;基于T2加权影像特征,利用训练好的深度生成对抗网络,生成动态增强影像特征;基于新生成的动态增强影像特征进行乳腺癌病理信息分类,病理信息分类包含:良恶性分类、分子分型分类等。相对于传统的直接基于T2加权影像特征的病理信息分类方法,本发明生成的动态增强影像特征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相对于基于动态增强影像特征的病理信息分类方法,本发明成像成本低,扫描时间快,是一种更加低廉快捷的诊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T2加权影像特征生成动态增强影像特征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乳腺癌的早诊断、早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升其远期生存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是最普及的乳腺癌诊断方式之一,具有多种成像参数,包含动态增强影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 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DCE-MRI),T2加权影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等,不同参数的成像有各自的特点。其中,DCE-MRI通过获得多组注入造影剂前后的高质量影像,获得病变的形态和血流动力学信息,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临床上常用于乳腺癌的分期评估和分子分型的评估。
然而,DCE-MRI拍摄成本高,扫描时间长,需要增强注射造影剂,给造影剂不耐受的患者带来较大的风险。T2WI是标准MRI检查中另一种基础常规扫描,拍摄简易快捷,无需注射对比增强剂,常用于排除囊肿、乳房内淋巴结和其他良性乳腺病变,在临床应用中对医生进行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作用,但其相对于包含更丰富的病灶信息的DCE-MRI,敏感度较低。
因此,研究基于深度对抗网络的T2加权影像特征生成动态增强影像特征方法,基于T2加权(T2WI)影像特征生成新的动态增强(DCE-MRI)影像特征,利用新生成的动态增强影像特征进行乳腺癌病理信息预测,提升T2加权影像的病理诊断价值,对于推广其在乳腺癌诊断上的应用,降低就医成本具有重要实用价值和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对抗网络的T2加权影像特征生成动态增强影像特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由乳腺癌影像组成的乳腺癌数据集,乳腺癌数据集中的每个样本包含3种类型的数据:DCE-MRI影像,T2WI影像,样本的类别标签;
S2:对乳腺癌数据集中乳腺癌影像进行数据预处理,针对每一张DCE-MRI和T2WI影像,利用乳房分割技术对乳房进行分割,去除影像中的胸腔和皮肤部分,仅保留有病灶的单侧乳房;
S3:对于S2分割完成后获得的乳房数据集,将DCE-MRI影像的六个序列的图像在通道维度上进行拼接,获得6通道的DCE-MRI影像,将T2WI影像在通道维度上复制三份,获得3通道的T2WI影像;
S4:数据划分,通过分层抽样,将乳房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S5:基于训练集中的数据,利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影像分类方法,进行乳腺癌分类预训练,得到DCE-MRI影像特征提取器和T2WI影像特征提取器;
S6:对于S3获得的6通道DCE-MRI影像和3通道T2WI影像,利用S5中获得的DCE-MRI影像特征提取器和T2影像特征提取器分别提取DCE-MRI影像特征和T2WI影像特征;
S7:对于S6获得的DCE-MRI影像特征数据集和T2WI影像特征数据集,利用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特征生成方法,进行DCE-MRI影像特征生成训练,基于T2WI影像特征生成DCE-MRI影像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45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