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灌注桩钻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0895.8 | 申请日: | 202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5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华;姚庭镜;王康;刘登金;李强;梁德春;邓言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28 | 分类号: | E21B7/28;E21B10/32;E21B12/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吕维平 |
地址: | 236814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注 钻头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注桩钻头结构,包括钻身、变径机构、钻头以及限位机构;所述变径机构包括上固定环、下固定环以及两个及以上的扩展组件,所述上固定环固定套设在所述钻身的上部,所述下固定环滑动套设在所述钻身的下部,两个及以上的所述扩展组件设置在所述上固定环与所述下固定环间且每个所述扩展组件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上固定环和所述下固定环相铰接,所述限位机构位于所述上固定环以及所述下固定环之间,且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钻身滑动套接,所述钻头设置在所述钻身的底部。本发明有助于解决一般灌注桩的钻头,一种钻头对应一种尺寸,在地面打钻只能得到圆柱体形状的钻孔,从而只能得到圆柱形的灌注桩,而此种灌注桩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注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灌注桩钻头结构。
背景技术
灌注桩是一种就位成孔,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制成的桩,由于具有施工时无振动、无挤土、噪音小、宜于在城市建筑物密集地区使用等优点,灌注桩在施工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灌注桩的钻头一般一种钻头对应一种尺寸,在地面打钻用混凝土浇灌后,只能得到一种从上而下宽度一致的钻孔,从而形成圆柱体灌注桩,由于灌注桩是地基加固的一种方式,在承重时会底部受力较大,而圆柱体灌注桩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钻出更为稳定的灌注桩钻孔的灌注桩钻头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灌注桩钻头结构,包括钻身、变径机构、钻头以及限位机构;
所述变径机构包括上固定环、下固定环以及两个及以上的扩展组件,所述上固定环固定套设在所述钻身的上部,所述下固定环滑动套设在所述钻身的下部,两个及以上的所述扩展组件设置在所述上固定环与所述下固定环间且每个所述扩展组件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上固定环和所述下固定环相铰接,所述限位机构位于所述上固定环以及所述下固定环之间,且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钻身滑动套接,所述钻头设置在所述钻身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动套设在所述钻身上的第一限位环以及一端与所述上固定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环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杆。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环采用以下结构固定套设在所述钻身的上部:
所述上固定环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的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均转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套筒,且所述套筒的外侧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扩展组件采用以下结构设置在所述上固定环与所述下固定环之间:
所述扩展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的上支撑杆、至少一个的下支撑杆、固定块以及多个第一锥形头,所述上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上固定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铰接,所述下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下固定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铰接,多个所述第一锥形头间隔的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杆的接触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变径机构还包括多个链条,且多个所述链条分别连接在多个所述扩展组件的多个所述固定块间。
进一步的,多个链条采用以下结构分别连接在多个所述扩展组件的多个所述固定块间:
所述固定块包括侧板、设置在所述侧板上的安装块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块的两侧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弹簧、连接柱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柱上的两个螺母,所述弹簧将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安装块相连接,所述链条套设在两个螺母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呈楔形体结构,且所述侧板的外侧面呈曲面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钻头包括安装头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头的四周的多个第二锥形头。
进一步的,所述钻身与所述安装头的内部均开设有水槽,且所述钻身的所述水槽与所述安装头的所述水槽相连通,所述安装头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水槽连通的多个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08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