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综合治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0538.1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2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赵吉臣;刘凤坤;孙育平;彭凯;陈晓瑛;吴晓鹏;孙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1/10;A01K61/80;A01G31/00;C02F9/14;C02F3/32;C02F3/34;C02F1/28;C02F7/00;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朱聪聪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中 连片 池塘 养殖 综合治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综合治理的方法。在集中连片池塘对养殖池塘进行改造和升级,以简便的长距离养殖池塘供水系统对养殖池塘进行供水,采用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进行养殖,对养殖沟渠塘坝进行集中疏浚整治后,结合吸附桩等先进养殖尾水处理设施,以养殖沟渠作为长距离生态沟渠对养殖尾水进行收集和治理,尾水中的总氮、总磷和微量金属等超标物质大部分被清除,水质指标达到国家二类以上水质标准。本发明采用养殖池塘原位处理与生态沟渠异位处理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治理养殖尾水,无需征用养殖池塘作为尾水净化处理池,不用改变养户原有生产方式,尾水治理正常运行及后续维护费成本较低,这种新型尾水治理模式易于后期复制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综合治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既是实现渔业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渔业绿色发展的有力抓手。然而,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养殖池塘规划建造、供排水系统、养殖模式以及尾水治理等方方面面。加强养殖池塘硬件设施的建设,采用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养殖,提升养殖池塘尾水原位处理能力;挖掘现有尾水治理空间,做好养殖尾水异位处理;采用养殖池塘原位处理与生态沟渠异位处理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治理养殖尾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养殖尾水治理模式。
良好的养殖池塘是水质稳定的前提,现阶段已建养殖池塘亟需改造升级。“一寸水,一寸鱼”的合理性之处在于,在适宜的池塘深度和面积下养殖池塘生态系统趋于稳定,稳定的生态系统会加速水中物质循环,使养殖池塘维持良好的水质。然而,现存养殖池塘存在形状不规整、塘基塌陷、淤泥累积、池塘过浅等问题,以及增氧机等养殖设施等配备不足现象,不利于构建稳定的池塘生态系统。加强对已建养殖池塘改造升级,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池塘生态系统,有利于加速池塘物质循环,有利于养殖尾水超标物质原位处理。
现阶段养殖池塘供排水通道混用问题依然形势严峻,供排水通道分离势在必行。养殖池塘供排水通道混用,不仅会导致未经充分净化的养殖尾水重复利用、做无用功,还容易导致鱼类病害成片交叉感染、水产品品质下降、养殖成本提高等问题。在养殖池塘布局已经完成,需要基于现有沟渠,结合新技术、新材料、新手段,摸索养殖池塘供排水通道分离方法,确保养殖池塘新鲜水源供应,增加养殖尾水处理空间和时间。
以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进行养殖,既符合渔业节能减排的要求,又利于提升养殖池塘尾水原位处理能力。最理想的养殖尾水处理模式是原位处理模式。然而,由于苗期的饲料浪费、鱼糜等饵料的投喂、养成期饲料及粪便的大量积累,养殖池塘自我净化能力有限,难以做到养殖尾水原位处理。需探索新型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提升池塘尾水原位处理能力。
现阶段养殖尾水异位治理手段有限并且有明显局限性,需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养殖尾水异位治理模式。以“三池两坝”技术为例,该技术在养殖区域需要重新规划1%~6%养殖池塘作为尾水净化处理池;大多数养殖池塘养殖尾水收集需要铺设专用管道进行收集;尾水治理工程建设、正常运行及后续维护费用过高;上述因素限制了这种尾水治理模式的推广。基于现有养殖区池塘布局,在不改变生产方式的情况下,构建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尾水治理模式,是本发明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综合治理的方法。
本发明的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综合治理的方法包括养殖池塘改造升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长距离养殖池塘供水系统、沟渠塘坝清淤增蓄和长距离生态沟渠尾水治理等五部分内容,包括以下步骤:
在集中连片池塘对养殖池塘进行改造和升级,池塘改造升级后形状规整、深度适宜、配备增氧机、自动投饵机等养殖设备以及中央排污系统,以简便的长距离养殖池塘供水系统对养殖池塘进行供水,采用集养殖原水处理、种苗中间培育、全人工配合饲料和半生物絮团技术于一体的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进行养殖,对养殖沟渠塘坝进行集中疏浚整治后,结合吸附桩等先进养殖尾水处理设施,以养殖沟渠作为长距离生态沟渠对养殖尾水进行收集和治理,尾水中的总氮、总磷和微量金属等超标物质大部分被清除,水质指标达到国家二类以上水质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05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