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综合治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70538.1 | 申请日: | 202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2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赵吉臣;刘凤坤;孙育平;彭凯;陈晓瑛;吴晓鹏;孙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1/10;A01K61/80;A01G31/00;C02F9/14;C02F3/32;C02F3/34;C02F1/28;C02F7/00;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朱聪聪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中 连片 池塘 养殖 综合治理 方法 | ||
1.一种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综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综合治理的方法包括养殖池塘改造升级、长距离养殖池塘供水系统、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沟渠塘坝清淤增蓄和长距离生态沟渠尾水治理,在集中连片池塘对养殖池塘进行改造和升级,池塘改造升级后形状规整、深度适宜、配备增氧机、自动投饵机等养殖设备以及中央排污系统,以简便的长距离养殖池塘供水系统对养殖池塘进行供水,采用集养殖原水处理、种苗中间培育、全人工配合饲料和半生物絮团技术于一体的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进行养殖,对养殖沟渠塘坝进行集中疏浚整治后,结合吸附桩等先进养殖尾水处理设施,以养殖沟渠作为长距离生态沟渠对养殖尾水进行收集和治理,尾水中的总氮、总磷和微量金属等超标物质大部分被清除,水质排放指标达到国家二类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综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池塘进行改造升级,养殖池塘为规整的矩形,大小为10~15亩,东西长、南北宽,长:宽约5:3,边:坡为1:1,深度为2.5~3.0m;养殖池塘池底为锅底形,在池底中央设置一由水泥固定的中央排污口,排污口与尾水排水管相连,尾水排水管将养殖尾水排入尾水沟渠,在尾水排水管末端安装一个水阀开关控制养殖尾水排放;在养殖池塘四周,参照至少1.5kW/亩的标准,按照同一转动方向,安装若干台水车式增氧机,同时配备若干台叶轮式增氧机,用于养殖池塘增氧,溶氧不低于6.0mg/L,采用全自动投饵机,在养殖鱼塘定位、定时、定量进行投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综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距离养殖池塘供水系统是在水源丰富的河道,安装水源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支撑过滤箱的固着架,水泵固定于过滤箱中间,水泵经过供水管与养殖池塘相连,供水管上设有水阀开关,控制养殖池塘进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尾水综合治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三通在供水管每隔50~100.0m、供水管末端以及地势较高处安装与地面垂直、具有一定高度的排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705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