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涵道压气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8525.0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2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吴松洋;杨晓飞;张鑫;尹海宝;侯睿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D29/54 | 分类号: | F04D29/54;F04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郭鹏鹏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涵道 压气 | ||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涵道压气机,位于双涵道压气机进口部位的静子叶片为角度可调导向叶片,该角度可调导向叶片的后缘部位沿其后级转子叶片扭转方向的逆方向弯曲;双涵道压气机包括:多个流量调节阀片,在双涵道压气机外涵道内沿周向设置,铰接在双涵道压气机外涵道上,能够在双涵道压气机外涵道内张开或收缩。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涵道压气机。
背景技术
压气机是航空发动机中的增压部件,其内相间分布有多级静子叶片、转子叶片,为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推力,以及降低航空发动机的油耗,在某级静子叶片后增设外涵道,外涵道呈环形,被外涵道环绕的部位成为内涵道,构成双涵道压气机。
当前,为了调节进入双涵道压气机的流量,设计位于双涵道压气机进口部位的静子叶片为角度可调导向叶片,此外,为了调节内涵道、外涵道间的流量分配,设计位于外涵道进口前的静子叶片为可调静子叶片,以及设计位于内涵道进口部位转子叶片后的静子叶片为可调静子叶片,如图1所示,该种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1)位于双涵道压气机进口部位的角度可调导向叶片,表面总压损失大,气流分离严重,对流量的调节能力有限;
2)双涵道压气机中内涵道位于外涵道内侧,内涵道、外涵道间空间狭小,不足以设置内涵道内可调静子叶片的调节机构,对于内涵道内可调静子叶片的调节机构多主要是在外涵道外设置,与内涵道内可调静子叶片的连接需要穿过外涵道,结构复杂,难以组装,且会对外涵道内气流稳定性造成影响;
3)双涵道压气机中内涵道、外涵道间的流量分配,依靠位于外涵道进口前的可调静子叶片,以及位于内涵道内的可调静子叶片进行调节,外涵道不具备主动流量调节能力,只能被动调节,调节能力有限,难以有效调节双涵道压气机中前后级压力匹配。
鉴于上述技术缺陷的存在提出本申请。
需注意的是,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涵道压气机,以克服或减轻已知存在的至少一方面的技术缺陷。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涵道压气机,位于双涵道压气机进口部位的静子叶片为角度可调导向叶片,该角度可调导向叶片的后缘部位沿其后级转子叶片扭转方向的逆方向弯曲;
双涵道压气机包括:
多个流量调节阀片,在双涵道压气机外涵道内沿周向设置,铰接在双涵道压气机外涵道上,能够在双涵道压气机外涵道内张开或收缩。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双涵道压气机中,双涵道压气机外涵道的外流路上具有多个开口;
各个流量调节阀片上具有凸出部位,每个凸出部位对应自一个开口伸出;
双涵道压气机还包括:
联动环,套设在双涵道压气机外周,与各个凸出部位铰接,能够沿双涵道压气机轴向运动,以能够带动流量调节阀片同步张开或收缩。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双涵道压气机中,各个凸出部位上具有通孔,各个通孔套设在联动环外周。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双涵道压气机中,还包括:
作动筒,铰接在双涵道压气机外侧、联动环之间,以能够驱动联动环沿双涵道压气机轴向运动。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双涵道压气机中,作动筒有多个,沿双涵道压气机周向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85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