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尽头线调车作业防冲撞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67915.6 | 申请日: | 2022-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0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素鹏;田秀华;王万生;熊道权;郭有志;冷盛翔;李兴;高航;王勇;张飞;史玉龙;刘燕妮;林寿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西站;北京世纪东方智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L27/20 | 分类号: | B61L27/20;B61L27/40;B61L27/70;B61C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陈新生 |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尽头 调车 作业 冲撞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尽头线调车作业防冲撞系统及方法,其中一种尽头线调车作业防冲撞系统包括:调车组手持台、多个传感器和防护装置主机;所述多个传感器用于在列车通过所述检测位置时向所述防护装置主机发送检测信号;所述调车组手持台用于在列车经过所述检测位置时广播第一调车指令;所述防护装置主机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且确定所述调车组手持台未发送第一调车指令的情况下,向所述机控器发送第二调车指令。本发明提供的尽头线调车作业防冲撞系统及方法,提高了尽头线作业的安全性,并且可以适用于多尽头线作业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尽头线调车作业防冲撞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尽头线是铁路运输保障铁路货物运输安全的关键环节,为了保证在尽头线上调车作业时,列车不会冲出铁路线路的尽头线,在铁路线路的尽头线都设置有车档,防止车辆冲出尽头线而导致出轨。车列冲撞车挡一般为重大安全事故,会造成车辆、机车和设备的损毁,直接造成经济损失。若车辆倾覆,各种救援工作还会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对正常的运输生产造成影响。目前,在尽头线采用的防止机车车辆防脱线装置都是由一个指示方牌和一个土堆组成,该方牌插在土堆上。然而,采用这种简单的装置不能有效避免车辆撞土挡事故的发生,撞土挡事故频发给铁路系统的安全运营和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隐患,同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制一种可以防止机车车辆撞土挡的系统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尽头线调车作业防冲撞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尽头线防护装置安全防护效果差的缺陷,提高尽头线作业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尽头线调车作业防冲撞系统,包括:
调车组手持台、多个传感器和防护装置主机;
所述多个传感器分别设置于尽头线列车轨道上的多个检测位置,用于在列车通过所述检测位置时向所述防护装置主机发送检测信号,所述多个传感器与所述防护装置主机之间有线连接;
所述调车组手持台用于在列车经过所述检测位置时广播第一调车指令,所述第一调车指令是基于用户的输入生成的,用于指示机控器调车作业;
所述防护装置主机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且确定所述调车组手持台未发送第一调车指令的情况下,向所述机控器发送第二调车指令;所述第二调车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机控器调车作业。
可选地,所述调车组手持台还用于广播配对指令;
所述防护装置主机还用于扫描并接收所述调车组手持台发送的配对指令后,向所述调车组手持台发送配对成功确认消息。
可选地,所述多个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
在所述防护装置主机确定所述调车组手持台未发送第一调车指令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用于触发所述防护装置主机向所述机控器发送距离提示指令;
在所述防护装置主机确定所述调车组手持台未发送第一调车指令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用于触发所述防护装置主机向所述机控器发送停车提示指令;
所述第三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用于触发所述防护装置主机向所述机控器发送紧急停车一号指令。
可选地,所述尽头线调车作业防冲撞系统还包括连结员手持台;
所述连结员手持台用于在确认所述列车的目的位置为车挡位置和所述第三传感器对应的检测位置之间且接收到所述防护装置主机发送的所述紧急停车一号指令的情况下,向所述机控器发送解锁指令和速度限制指令,所述解锁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列车继续前进,所述解锁指令和所述速度限制指令是基于用户输入生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西站;北京世纪东方智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西站;北京世纪东方智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79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