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锦纶纤维、抗菌锦纶纤维及阻燃锦纶纤维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61823.7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6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强;包成松;何一鸣;闫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方欣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B13/06;D01D5/08;F26B21/02;F26B23/06;B01D46/681;B01D46/10;B01D53/26;B08B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锦纶 纤维 抗菌 阻燃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锦纶纤维的生产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锦纶纤维的生产方法、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抗菌锦纶纤维的生产方法及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阻燃锦纶纤维的生产方法;锦纶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混料、熔融、动态混合、纺丝、吹风冷却、集束上油、卷绕成型,对母粒干燥时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先在风干斗中进行搅拌风干并抽气除尘,第二步经搅拌风干后的母粒落入加热斗中进行加热干燥,第三步将母粒落于存料腔内进行保温存放,并随时用于输出与切片的混合。该生产方法可以使锦纶成品具有特定的功能或者颜色,更有利于企业品种的丰富性,可以确保母粒满足干燥工艺需求,同时可除去因搅拌磨擦产生的粉尘,可防止返潮,可确保后道纺丝性能。
本专利申请是(申请号为202110323033X、名称为“一种锦纶纤维的生产方法”、申请日为2021-3-26)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纤的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锦纶纤维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锦纶是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纤维,其原料通常为切片,经熔融挤压等工序后形成锦纶纤维。为了使锦纶具有特定的功能或特定的颜色,在纺丝生产中会添加母粒,如各种功能性的母粒类似抗菌母粒或者各种色母粒,其生产工序是在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压之前与切片形成混合,然后和切片一起熔融挤压。新购得的母粒含水量较高,加之存放原因更甚,母粒含水量影响后序可纺性,因此在生产时与干切片的混合前需要对母粒进行干燥。现有的干燥过程一般借助母粒干燥机,诸如:2012200857463色母粒干燥装置,该装置采用热风干燥,而在干燥时,依靠搅拌桨对母粒进行搅动,以提高干燥的效率,这种方式存在技术问题诸多,如单纯采用风干方式耗时长,干燥效率低,同时,在搅拌桨对母粒的搅拌过程中,母粒与过滤网、与搅拌桨的摩擦容易产生粉尘,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切片在脉冲式输送时,首先要尽量减少切片与输送管壁的摩擦,用意就是要减少切片中的粉末量,以确保后序的纺丝性能,母粒也是如此,在母粒干燥装置中产生较多粉尘并不可取。而如采用专利2014203269890的色母粒干燥器,仅依靠下落与热风接触,干燥效率明显较低,难以满足工艺需求,这对企业来讲是不利的。另外一端,干燥后的母粒若暂存于温度较低的容器中,存在容易反潮的技术问题,基于这些技术问题,由此产生本专利的改进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锦纶纤维的生产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确保母粒的干燥效果,可防止母粒反潮,可减少粉尘,从而实现母粒更好地添加,确保工艺需求。
本发明设计一种锦纶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混料:将干燥后的切片与经母粒干燥器干燥后的母粒一起添加至混料装置中混合;
S2熔融:经混料装置混合后的切片与母粒一起进入螺杆挤出机内进行熔融挤出,得到纺丝熔体;
S3动态混合:所述纺丝熔体从螺杆挤出机流出后进入动态混合装置进行动态混合;
S4纺丝:将动态混合后的纺丝熔体输送至纺丝箱体,经计量泵输送至各个纺丝组件中进行纺丝生成纤维;
S5吹风冷却:采用侧吹风装置对纤维进行吹风冷却:
S6集束上油:对纤维进行集束上油;
S7卷绕成型:将上油后的丝束进行拉伸和预网络,最后由卷绕机卷绕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粒干燥器对母粒干燥时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先在风干斗中进行搅拌风干,同时对母粒干燥器进行抽气除尘,利用空气过滤器除去搅拌时产生的母粒粉尘,第二步经搅拌风干后的母粒落入加热斗中进行加热干燥,第三步将加热干燥后的母粒落于存料腔内进行保温存放,并随时用于输出与切片的混合。
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如下:
S2熔融步骤中螺杆挤出机加热区共有5个,一区温度245-250℃,二区温度250-260℃,三区温度260-268℃,四区温度260-268℃,五区温度260-265℃。
S4纺丝步骤中纺丝箱体温度263-268℃。
S5吹风冷却步骤中侧吹风温度18-20℃,湿度65%-6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方欣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方欣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618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具
- 下一篇:车辆、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计算机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