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增效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7726.0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5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陶正良;孙希刚;张中建;赵起;王相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惠邦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5/51 | 分类号: | B01F25/51;B01F25/52;B01F27/191;B01F27/86;B01F27/906;B01F33/501;B01F35/53;B01F35/71;B01F101/2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王前程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增效剂 制备 原料 混合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增效剂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增效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外壁设置有驱动件,且驱动件的驱动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罐体的内壁还设置有混料筒,所述罐体的外壁固定贯穿设置有锥形斗,且锥形斗的端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锥形斗的另一端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和混料筒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罐体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排料管。本发明可以通过液泵将罐体底部的原料抽出,并通过导液管导入筒体中,导入过程中可以触发堵塞机构将锥形斗堵塞,有效避免原料从进料斗溢出,而导入筒体中的原料又可以顺着连接管导入混料筒中,使得原料可以上下不断循环,有效提高了混匀速率,使用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增效剂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增效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作为需求量较大的建筑材料之一,混凝土的使用和发展备受关注,在保证混凝土使用质量的情况下如何降低其生产成本,是混凝土行业所面临的首要任务,而在混凝土中添加增效剂则可以提升新拌混凝土性能、减少泌水、泵送摩阻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减水剂及分散胶凝材料。
目前,在增效剂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混合装置对原料进行混合,但是,现有的混合装置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使用过程中,只能针对搅拌轴附近的原料进行混合搅拌,而沉积在装置底部的原料则需要较长时间才可以混合均匀,效率十分低下,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混凝土增效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混凝土增效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增效剂制备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外壁设置有驱动件,且驱动件的驱动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罐体的内壁还设置有混料筒,所述罐体的外壁固定贯穿设置有锥形斗,且锥形斗的端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锥形斗的另一端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和混料筒之间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罐体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排料管,所述罐体的两侧外壁设置有固定罩,且固定罩中设置有液泵,所述液泵的导液端通过导液管和筒体相连通,所述液泵的抽液端通过抽液管和罐体相连通,还包括:
一级搅拌机构,所述一级搅拌机构设置于混料筒中,用于对原料进行初步混合;
二级搅拌机构,所述二级搅拌机构设置于罐体中,用于对原料进行再混合;
堵塞机构,所述堵塞机构设置于筒体中,用于导液管中的原料导入筒体中时将锥形斗堵塞。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级搅拌机构包括等距离分布于混料筒内壁的第一搅拌杆,所述转动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搅拌杆,相邻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之间交错分布。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堵塞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导液管中的活动块,且活动块上开设有多个透液孔,所述活动块的外壁通过支撑杆连接有活塞,且活塞的端部和锥形斗的内壁相契合,所述筒体的内壁设置有限位筒,且活塞的外壁和限位筒的内壁相契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泵和驱动件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控制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体底部外壁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移动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级搅拌机构包括等距离设置于罐体内壁的第四搅拌杆,所述转动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三搅拌杆,相邻所述第三搅拌杆和第四搅拌杆之间交错分布。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体的外壁开设有观察口,且观察口中设置有观察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惠邦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惠邦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77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