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固态硬盘的写数据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56524.4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7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范瑞春;钟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杨帆;马鹏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固态 硬盘 数据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固态硬盘的写数据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通过主机将写命令发送至固态硬盘,并将写命令对应的数据向固态硬盘中迁移;在迁移过程中对数据的逻辑地址进行加锁;响应于完成加锁以及迁移,由固态硬盘向主机返回写完成消息,并为完成加锁的逻辑地址与对应的物理地址建立映射关系;由固态硬盘基于映射关系将数据写入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块中。本发明通过在加锁完成和数据迁移完成后就向主机返回写完成消息,然后再由固态硬盘进行真正地写数据,使主机更早收到固态硬盘返回的写完成消息,进而使主机感知到写完成的时延减少并接着处理下一个写命令,总体上节省了整个写数据过程的时间,提高了固态硬盘的写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固态硬盘的写数据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在线业务对高延迟比较敏感,因此经常用Latency(延迟)这一指标来衡量一款SSD(固态硬盘)做的是否成功。写Latency是衡量SSD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写Latency越低,说明写的延迟越低,SSD的写性能也就越高。
目前在处理写命令时从Host(主机)发送写命令一直到其收到Cpl(写完成信号)才算一次写完成,然后再次接收并处理下一个写命令。因此,现有的从主机中向固态硬盘中写数据的Latency较高,消耗时间较多,尤其在数据量大时,会严重影响固态硬盘的写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固态硬盘的写数据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从主机向固态硬盘中写数据时延较长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固态硬盘的写数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主机将写命令发送至固态硬盘,并将写命令对应的数据向固态硬盘中迁移;
在迁移过程中对数据的逻辑地址进行加锁;
响应于完成加锁以及迁移,由固态硬盘向主机返回写完成消息,并为完成加锁的逻辑地址与对应的物理地址建立映射关系;
由固态硬盘基于映射关系将数据写入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块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主机将写命令发送至固态硬盘,并将写命令对应的数据向固态硬盘中迁移包括:
通过主机将写命令发送至固态硬盘,并基于写命令向DMA引擎发送迁移指令,并使DMA引擎基于接收到的迁移指令将写命令对应的数据向固态硬盘中迁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迁移过程中对数据的逻辑地址进行加锁包括:
响应于通过主机将迁移指令发送至DMA引擎,由主机继续向固态硬盘发送加锁指令,并使固态硬盘基于加锁指令对数据的逻辑地址进行加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完成加锁以及迁移,由固态硬盘向主机返回写完成消息包括:
响应于完成加锁,通过固态硬盘检测到加锁完成消息;
响应于完成迁移,通过固态硬盘检测到迁移完成消息;
响应于固态硬盘检测到加锁完成消息以及迁移完成消息,向主机返回写完成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写命令对应的数据向固态硬盘中迁移还包括:
将写命令对应的数据向固态硬盘的缓存中迁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固态硬盘基于映射关系将数据发送至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块中包括:
由固态硬盘基于映射关系将数据发送至其闪存中的与物理地址对应的存储块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映射关系建立完成,将数据对应的元数据进行更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65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