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雨水回收降尘的绿色建筑用除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55559.6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2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50/60 | 分类号: | B01D50/60 |
代理公司: | 南昌逸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5 | 代理人: | 刘林艳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雨水 回收 降尘 绿色 建筑 除尘 装置 | ||
1.一种利用雨水回收降尘的绿色建筑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尘器(1),所述除尘器(1)的一侧镶嵌有进气网(101),所述除尘器(1)内部的下端安装有脉冲阀(102),所述脉冲阀(102)的上端贯通有滤袋(103),所述滤袋(103)的一侧滑动有推杆(104);
进气网(101),除尘器(1)上端的一侧贯穿有出气口,进气网(101)与滤袋(103)呈水平对应设置;
脉冲阀(102),脉冲阀(102)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电性连接,滤袋(103)需要清灰时,脉冲阀(102)对滤袋(103)的内部充气;
传动机构,除尘器(1)的内部设有可利用雨水自动降尘的传动机构;
滤袋(103)整体膨胀,推杆(104)呈水平滑动,同时传动机构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推杆(104)的滑动,传动机构能够利用雨水形成自动降尘,避免滤袋(103)外侧掉落粉尘飞溅,再次粘附于滤袋(103)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雨水回收降尘的绿色建筑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过滤网(2)、集水架(201)、输送管(202)、气囊(3)、进水管(301)、出水管(302)、斜板(303)、连杆(4)、圆盘(401)、轴臂(402)和滑动架(403),过滤网(2)镶嵌于除尘器(1)的上端,集水架(201)嵌入于除尘器(1)内部的上端,输送管(202)贯通于集水架(201)的两侧,气囊(3)弹性伸缩于除尘器(1)内部的两侧,进水管(301)和出水管(302)分别贯穿于气囊(3)的上下两端,斜板(303)摆动于进水管(301)的上端,连杆(4)滑动于输送管(202)下端内部的两侧,圆盘(401)摆动于连杆(4)的上端,轴臂(402)滑动于圆盘(401)的上端,滑动架(403)滑动于轴臂(402)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雨水回收降尘的绿色建筑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2)内部贯穿有多个孔径为0.2-0.5cm孔洞,过滤网(2)与集水架(201)呈垂直贯通;
输送管(202),输送管(202)分布于除尘器(1)内部的两侧,输送管(202)上端的一侧设置有开口,输送管(202)通过开口与集水架(201)的内部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雨水回收降尘的绿色建筑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呈横向设置,气囊(3)上端的进水管(301)延伸至输送管(202)的内部,气囊(3)与推杆(104)呈水平滑动挤压;
进水管(301),进水管(301)的两侧与连杆(4)间隔1-2cm,出水管(302)的内部同样镶嵌有斜板(30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雨水回收降尘的绿色建筑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303)为橡胶材质,斜板(303)每两个呈一组设置,斜板(303)呈倾斜25-45°设置,进水管(301)上端的斜板(303)与连杆(4)滑动贴合;
进水管(301)一端的斜板(303)整体呈倒置“V”状设置,而出水管(302)内部斜板(303)整体呈“V”状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雨水回收降尘的绿色建筑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架(403)呈横向设置,滑动架(403)呈两段套接设置,轴臂(402)的上端滑动于滑动架(403)的内部,轴臂(402)摆动时,滑动架(403)呈水平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雨水回收降尘的绿色建筑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外环(5)、内环(501)、旋转球体(502)、挡板(503)、管道(6)、集尘架(7)和支架(701),外环(5)摆动于滑动架(403)的内侧,内环(501)摆动于外环(5)的内部,旋转球体(502)铰接于内环(501)的外侧,挡板(503)摆动于旋转球体(502)的一侧,管道(6)贯穿于出水管(302)的下端,集尘架(7)滑动嵌套于除尘器(1)内部的下端,支架(701)贯穿于集尘架(7)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未经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55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气体液体多功能主控阀
- 下一篇:电池装置及电池装置的装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