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进样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55037.6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5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马正;崔章林;王春杏;夏军;王艳红;李振忠;于兆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润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赵加鑫 |
地址: | 2640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进样系统,包括注射泵、第一多通道选向阀、储液模块、第二多通道选向阀和混合模块;第一多通道选向阀包括A端口、B端口和C端口;储液模块包括D端口和E端口;第二多通道选向阀包括G端口、F端口、J端口、K端口和H端口;C端口通过管道与注射泵连通,A端口通过管道与D端口连通;B端口连通至稀释液储存装置;E端口与G端口通过管道连通;F端口连通至外部废液收集装置,J端口连通外部待稀释样品储存装置,K端口连通至大气,H端口经管道与混合模块连通;混合模块设有溢流口。本发明稀释过程考虑了管壁残留的情况,稀释精度高,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系统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样品稀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进样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液体样品进行分析时,往往需要对待测样品进行稀释,测试高浓度的试样一般采用稀释的方式,由于稀释过程存在系统误差,稀释次数越多,测量结果偏差越大。目前在线分析仪器常用的“蠕动泵—定量管—排阀”组合,重复稀释次数多,时间长效率低,稀释液使用量大。注射泵由于量程范围内任意体积进样且取样精确,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在此领域得到应用。但目前注射泵自动进样稀释的常规做法是:
1、进样过程采用先进待稀释液再进稀释液的流程,由于储液模块多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盘管,长度较长导致管内有留余液体使待稀释液有较大的计量误差。因待稀释液进样的准确和稳定性是后续稀释过程的基础,待稀释液进样量越小,管壁残留对其影响越大。同时进稀释液前需清洗更新管路。
2、采用“注射泵—三通阀—储液模块—多通道选向阀”组合测试时,由于阀门开启和旋转瞬间对管路系统压力变化有较大影响,导致进样量波动、测量值偏差且重现性差的问题。
3、注射泵体系更适用于单次高精度稀释,对于超高浓度重复稀释需要增加混合室、暂存室等,增加了硬件设置的复杂性和硬件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精度进样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精度进样系统,包括注射泵、第一多通道选向阀、储液模块、第二多通道选向阀和混合模块;
所述第一多通道选向阀包括A端口、B端口和C端口,所述第一多通道选向阀内,所述C端口与所述A端口或B端口连通;
所述储液模块包括D端口和E端口;
所述第二多通道选向阀包括G端口、F端口、J端口、K端口和H端口,所述第二多通道选向阀内,所述G端口可与所述F端口、J端口、K端口、H端口任意之一连通;
所述C端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注射泵连通,所述A端口通过管道与所述D端口连通;所述B端口连通至稀释液储存装置;
所述E端口与所述G端口通过管道连通;
所述F端口连通至外部废液收集装置,所述J端口连通外部待稀释样品储存装置,所述K端口连通至大气,所述H端口经管道与所述混合模块连通;
所述混合模块设有溢流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结构简单,无需额外的混合室和暂存室,即可以实现对超高浓度待稀释液进行精确的多倍稀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地,所述混合模块为比色分析模块。省去了独立的混合室,直接利用比色分析模块进行混合,节省了硬件结构,节省了成本;节省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效率。
优选地,在连通所述E端口与所述G端口的管道上设有液位检测模块。可以对管道内液体进行观测。
优选地,连接各端口的管道为聚四氟乙烯材质盘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润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润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5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铃薯旋耕铺膜膜上穴播覆土联合作业机
- 下一篇:一种动力集成式齿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