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燃料与煤协同燃烧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155023.4 | 申请日: | 2022-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6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马培勇;王思杰;张维;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23B30/08 | 分类号: | F23B30/08;F23B30/00;F23B40/02;F23B80/02;F23K1/04;F23K3/08;F23L9/06;F23K5/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燃料 协同 燃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与煤协同燃烧装置,包括炉体、嵌设于炉体内的气化室,所述炉体内设有链式炉排,所述链式炉排的一侧设有落料口,另一侧设有排渣口,且链式炉排的下方设有进风口;所述排渣口的上方设有烟气室,所述气化室的炉壁被烟气室的高温烟气包围;所述气化室的上部设有燃气出口,所述燃气出口与进风口联通;本发明通过将生物质和传统煤料燃烧结构进行协同,从而利用气化产生的可燃气在煤料处起到助燃的作用,促进煤料的燃烧,并生物质可燃气的还能提升了煤料烟气的热值;进而解决了传统煤料和生物质料混合燃烧时相互制约影响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烧器领域,尤其涉及高效生物质燃烧炉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质作为水泥窑燃料具有燃烧后污染少、灰质掺入水泥生产、减少 排放等优势,目前欧洲、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利用不同种类废物作为 水泥工业替代燃料技术目前已比较成熟,平均水泥燃料替代率已达到39%, 中国水泥燃料替代率不到2%,年替代量不足5万吨标煤,虽然生物质燃料在 我国电力行业得到了逐步应用,但在水泥厂中应用仍不成熟,存在生物质 热值低导致替代率低、燃烧稳定性差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生物质燃料与煤协同燃烧装置,包括炉体、嵌设于炉体内的气化 室,所述炉体内设有链式炉排,所述链式炉排的一侧设有落料口,另一侧 设有排渣口,且链式炉排的下方设有进风口;所述排渣口的上方设有烟气 室,所述气化室的炉壁被烟气室的高温烟气包围;所述气化室的上部设有 燃气出口,所述燃气出口与进风口联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链式炉排靠近排渣口一侧的末端 上方设有后炉拱,所述后炉拱的前端向靠近落料口一侧延伸。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后炉拱靠近链式炉排的侧壁上固 定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杆和设于搅拌杆端部的搅拌叶片,所 述搅拌叶片悬置于靠近链式炉排的上方,用于搅拌煤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搅拌叶片和搅拌杆内均设有中空 的第一腔体,所述搅拌叶片上设有通孔,所述后炉拱内设有第二腔体,所 述第二腔体的与搅拌杆的第一腔体联通,另一侧设有风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炉体的烟气室处设有烟气出口, 所述烟气出口连接有排烟管,所述风机与排烟管联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后炉拱的上方设有挡板,所述挡 板与后炉拱之间形成用于烟气流通的烟道,所述挡板的顶部与炉体的内侧 壁连接,底部悬置于后炉拱尾部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挡板靠近落料口一侧的端部距离 后炉拱的高度大于挡板另一侧端部距离后炉拱的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煤料仓和生物质 料仓,所述煤料仓的顶部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生物质料仓的顶部设有第 二进料口;所述煤料仓与落料口联通,所述生物质料仓与气化室的顶部联 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将生物质和传统煤料燃烧结构进行协同,从而利用气化 产生的可燃气在煤料处起到助燃的作用,促进煤料的燃烧,并生物质可燃 气的还能提升了煤料烟气的热值;进而解决了传统煤料和生物质料混合燃 烧时相互制约影响的缺陷;
2)煤料充分燃烧时产生的热烟气会在烟气室内聚集,提升烟气室内的 温度,进而促进气化室内的气化反应效率,最终实现煤料燃烧和气化室反 应的高水平的动态均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协同燃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未经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50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